阅读记录

第一百九十三章 孙玉伯的报告[1/2页]

锦衣豪雄 冰风皇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书房内,陆炳手中握着两枚白玉雕刻的铁胆,不时地转着,他已过壮年,不过手上的功夫从不曾停下过。
      孙玉伯说完之后,一直维持着禀报的姿态,他不知道自己这番回答,是否有不妥当的地方。
      陆停站立在陆炳身后,看到孙玉伯脸上那露出的一丝忐忑,心中不由暗笑,在他看来孙玉伯的回答刚刚好,只不过自家老爷的习惯,对于看重的人才往往会习惯性地压一压。
      “你说的不错,这事情啊,你就当没有,不过到时候去浙江的时候,给我把罗龙文的底细给我查个底朝天。”
      陆炳终于开口了,他缓缓说道,那种语气里透出的意义却让孙玉伯心头一凛,自家指挥使大人这查个底朝天的意思再明显不过,那是要把罗龙文给往死里弄。
      “林先生有句话说得非常对,咱们锦衣卫是皇上的鹰犬,鹰犬在外面找食打猎给主人带回猎物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陆炳忽然间笑了起来,他一直都在京师,对于倭患的了解,也有着所谓的历史局限性,他知道倭患的根子在于东南士绅的海贸走私上面,所以最终解决倭患在于朝堂而非剿倭的战事。
      一直以来,陆炳对于东南倭患,都是选择冷眼旁观的,而锦衣卫因为自身的原因亦是无法认识到这个时代大航海贸易里的高额利润,但是现在因为林河的出现,却让陆炳这个锦衣卫指挥使,嘉靖皇帝真正的心腹看到了这其中的利益。
      林河从来没有想到过,陆炳对于财富的贪婪同样很惊人,虽然陆炳有着自己的底线,但是对于一些不需要底线的事情来说,这位锦衣卫有史以来最强势的指挥使却是毫不在乎什么手段。
      林河曾经向陆停甚至于徐渭都提过,在平湖乍浦搞半官方的海贸走私,陆停把他的想法告诉给了陆炳,而徐渭则认为胡宗宪没有那个胆量,所以连提也不曾提过。
      锦衣卫已经派人去了广东,打算绑一些佛郎机人,看看林河说得是不是对的,那些佛郎机人来大明真正需要的货物并非丝绸茶叶瓷器,而是黄金。
      原本在前往广东的锦衣卫番子把确切的消息传回京师之前,陆炳对于锦衣卫亲自下场在东南搞海贸走私还有些踯躅,但是在得了孙玉伯的禀报,知道刘远口中罗龙文这个区区的举人居然在东南沿海销赃走私,给严世蕃起码送了百万两银子的事情之后,陆炳便再也没有犹豫。
      严家父子这对擦鞋垫,皇上用着还算顺手,可是也架不住严世蕃这般地作死,你要捞钱不稀奇,这大明的官场上就没有几个屁股是干净的。
      徐阶这个礼部尚书,算是清流官的领袖,这几年看似在严嵩下面安分得很,可这个白面胖子却是个很能忍的缩头乌龟,别看他表面清廉,可他松江府的老家,徐家名下挂着的良田都有好几万亩了。
      徐阶确实不贪污,可是却是靠着权势正大光明地捞钱,占得还是国朝的便宜,陆炳之所以不喜欢徐阶,或者说不喜欢文官,便是因为他不能这么干,陆家在平湖虽然也有良田,可如果陆家像徐家那样干,御史言官的弹劾奏章就能把他给淹了。
      到了陆炳这个权势地位,他依然很缺钱,别说是他,就是嘉靖皇帝也同样缺钱,所以林河那个江南织造局的计划,明明只是纸面上的东西,可架不住林河画的饼实在太大,便是嘉靖皇帝也动了道心,居然让李芳这个司礼监的掌印太监亲自跑一趟浙江。
      所以陆炳现在遇到能够大把大把赚钱的事情,自然上心得很,原先不过是以为走私海贸乃是小利,为了几十万两银子和东南士绅敌对有些划不来,可是在知道那是上百万两甚至几百万两银子的时候,陆炳绝不介意和那些东南士绅争抢利益。
      罗龙文给严世蕃送了百万两银子的背后,是他要喂饱地方上的那些贪官胥吏,还要照顾地方上的士绅利益,更何况罗龙文也垄断不了东南沿海的销赃和海贸走私。
      有了罗龙文这个活生生的例子,陆炳可以判断出这海上的贸易究竟是何等的金山银海,而且他也觉得林河说得对,只要能给皇上赚来大把的银子修道,又不有损国家,皇上才不会在乎什么严党和东南士绅。
      “林先生现在在弄的那个嘉丝联不错,联合嘉兴府本地士绅打算垄断生丝布匹的生意,我看这今后海上的事情也是一样,你们两个这次回到嘉兴府后,告诉林先生,但凡他想做的事情,我锦衣卫绝对支持。”
      陆炳朝着书房里两个可以绝对信任的心腹说道,陆停不用说,是陆家的家生子,又是跟随他多年的老人,而孙玉伯也是锦衣卫的老人,之前也详细查过他的底子,很干净,而且做事忠谨,另外孙玉伯和林河的关系不一般,绝对不会有掣肘。
      “

第一百九十三章 孙玉伯的报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