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平户岛。
在岛屿最高处所建的天守阁中,汪直穿着一身宽松的白袍,随意地盘腿坐在地上,两名穿着和服的女子正在煎茶。
毛海峰在汪直身后,一如往常那般为自己这位义父捏着肩膀,这个时候距离乍浦那场大战已经过去了十多天,向来消息灵通的汪直也得到了徐海败亡的消息。
“义父,听前去打探的探子说,那徐海手下一万五千多兵马,几乎死了个干净,只剩下一千多个活口。”
最初徐海败亡,全军覆没的消息传来,毛海峰和汪直手下的其他船队的船团长还有些不信,毕竟徐海这厮当年从他们这边叛门自立,还试图暗杀汪直,他们在海上也互有交手,当然清楚徐海有多难对付。
哪怕再不愿意承认,毛海峰心里也明白,真论上岸打仗,他们这边没人比得上徐海那厮,更何况这次徐海在日本可是招兵买马,足足两万余人的庞大队伍,这才多久说没就没了。
一开始大家都当是朝廷在吹牛,可是等他们在浙江那边的眼线亲自从乍浦那边带回消息来,知道整个乍浦外海飘满了尸体,海水变成了血水,他们才知道朝廷没有夸大其词,徐海和他手下的兵马被全歼了。
当然更让毛海峰他们无法接受的是,朝廷并非是动用数倍于徐海的大军合围,而是一个叫戚继光的年轻参将用三千人马就全歼了徐海的兵马。
“死干净了也好,好好的在海上做生意不好吗!”
汪直心里同样惊惧于这次徐海所部的覆灭,不过脸上却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毕竟在海上诸多的倭寇里,他向来都是反对和朝廷对着干的,两年前引倭寇入侵宁波松江等地,也是实属无奈,朝廷都派人想要诱杀他,他若是不做反击,如何服众。
总而言之,汪直眼下的心情复杂得很,一方面为徐海的败亡感到高兴,一方面又有些隐隐的担忧,朝廷里出了戚继光这样厉害的大将,到底还会不会继续招安他。
“王爷,茶好了。”
颇为标准的一口北地官话从那名煎茶的和服女子口中说出,然后一杯碧幽幽的茶水奉在了汪直面前,女子是大友家送给汪直的姬武士,花费了不少功夫训练,除了精通茶道等生活技艺,武艺也算不差,故而甚得汪直喜爱。
接过茶杯,汪直抿了一口,然后转头朝身后的毛海峰道,“峰儿,不用按了,你也喝一杯。”
“是,义父。”
毛海峰轻轻站了起来,然后到了汪直对面方才盘腿坐了下来,然后也学着汪直的样子开始品茶,他知道自己这个义父一直希望他多读点书,多明白一些读书人的礼仪,好接他的班。
“峰儿,你说说看,你和亮儿他们是怎么想的?”
汪直手下的几个船团长里,毛海峰和徐元亮都是他的义子,所率领的也都是从浙江招募的水手,比起另外几支福建籍为主的船团来说,相对要好约束得多。
“义父,我等都觉得义父高瞻远瞩,朝廷实在不是我等可以力敌的,孩儿也觉得若是能招安的话,也是极好。”
原本对于招安,毛海峰心里面是有些抵触的,他觉得朝廷的官军也就那样,只要他们小心一些,不要过于深入内陆,官军便拿他们没办法,可是徐海这次近两万兵马在乍浦的惨败,却是让他对官军感到了恐惧。
毛海峰还记得汪直这个义父对他说过,大明朝廷最强的军队都在北面抵御套虏,如果他们真把朝廷惹恼了,朝廷大规模调动北面的边军南下,他们根本抵挡不住。所以眼下汪直麾下的船队里,原先那些不满汪直约束他们不得劫掠的声音一下子小了很多。
“你们这样想,为父就放心了。”
汪直点了点头,他年纪大了,不愿意多生事端,更何况他的妻子家人都还在徽州老家,这些年他虽然是朝廷口中的大倭寇,可是私底下还是和朝廷官员有书信来往,家人也还都安泰。
“峰儿,招安的事情急不得,你们也无需太过谨慎,总之为父过去让你们做的,你们继续照旧行事就是了。”
对于招安,汪直心里跟明镜似的,朝廷在招安的事情上反复不定,说穿了还是有人不希望自己能够获得朝廷承认,垄断这大明到日本海上的贸易,或者说是不希望朝廷真正知道海上的贸易利润有多高。
“孩儿知道了,
第一百八十一章 平户的汪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