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陆停的打算,孙玉伯也算是放下了心,另外他自己也很奇怪,林河如果要做生意的话,为何不找陆家,他可是很清楚自己这个弟子的性子,若说是因为所谓的男人尊严,而不愿意让陆家参与那就是个笑话。
“好,此事就拜托你了。”
陆停起身打算离开了,林河虽然已经是铁打的陆家姑爷,可只要小姐一日没有出嫁,有些话他就没法直接开口,只能让孙玉伯帮他去问了。
平湖县衙,徐渭的厢房里,林河和徐渭两个人对坐而饮,下酒的依然是一碟贤湖亭的五香豆。
“城里的粮价涨得那么凶,总宪大人打算怎么办?”
白天招揽了五十六名青壮,林河自然是让陈昂给他们找了地方住下,要管他们的吃喝,结果跑去城中的米铺买米,结果价格直接翻了个跟头。
“那些士绅受损惨重,自然是要从百姓身上割肉补回来。”
徐渭喝着酒,表情淡然,同样的事情他已经见得太多,再多的愤懑也早已被这残酷的现实给磨平了,不过过去的他对于这样的事情无可奈何,如今虽然依然没什么大变化,但好歹胡宗宪还是在想法子给那些普通百姓多一点活路。
“总宪大人已经约了城中的士绅见面,要他们把粮价降下去。”
“他们会听总宪大人的?”
林河倒不是小看胡宗宪,而是那些士绅单个或许不算什么,可如果串联在一块儿,法不责众,再加上这些士绅哪个家里没有在朝为官的,便是胡宗宪也不好胡乱动手。
“江南这边士绅众多,但是人多地少,所以这些士绅私底下也是不怎么和睦的,总宪大人只要给他们想要的好处,他们自然联合不起来。”
对于江南士绅的德性,徐渭是再清楚不过了,对于土地,江南士绅们永远不嫌多,只要能兼并土地,哪怕是姻亲又如何,照样要争个头破血流。
“好处?”
林河皱了皱眉,然后想到了这个时代唯一能让那些士绅疯狂的好处,那就是土地。
“没错,既然这些士绅想要趁机兼并土地,咱们根本阻止不了,为何不以此为条件,让粮价保持稳定,至少这样还有一些百姓能够渡过难关。”
徐渭脸上露出了无奈之色,如果官府有钱粮的话,自然可以由官府出面放贷给那些遭难的百姓,毕竟刘存义这三年平湖县令干下来,颇为得到平湖当地百姓的敬爱,下面那些胥吏也被他收拾得服帖。
可关键是平湖县衙里没有多余的钱粮,刘存义这三年干了不少事情,光是给平湖城修城墙就把库房里的银子给花了个干净,哪还有结余。
“难道府城也没有多余的钱粮可以调拨吗?”
林河皱起了眉头,平湖城中如今粮价飞涨,除了是那些粮商故意哄抬粮价,那些城中百姓出于恐慌性的抢购粮食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府城自然是有多余的钱粮可以调拨,但是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关节太多,等府城的粮食运到这里,不知道得多久?”
徐渭看着若有所思的林河,忽然间觉得这个总是能给他带来惊喜的少年似乎找到了什么法子能解决眼前胡宗宪遇到的困境。
听着徐渭的话,林河想到了徐渭之前跟他说过的一些官府里的陋规,胡宗宪是直浙总督不假,也确实有权力行文让嘉兴府调拨钱粮过来赈灾,但关键是行文命令归行文命令,嘉兴府府城里那些胥吏给你使绊子拖时间,就能拖到让府城的粮食运到的时候已经毫无作用。
“文长兄,我觉得眼下的关键是官府要出面稳定粮价,让百姓不要恐慌性的购粮,至于府城那边调拨钱粮过来,其实也好办,如今戚参将还在乍浦剿倭,平湖如今遭灾,自然拨付不了军粮,让嘉兴府调拨军粮运去乍浦,那些胥吏总没有那个胆子了吧!”
林河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觉得胡宗宪可以行文嘉兴府调拨军粮去乍浦,然后把粮食运到平湖,接着由官府出面稳定粮价就行了,这样就能把平湖本地粮商背后的那些士绅给打下去。只要度过这一段时间,嘉兴府毕竟地处江南产粮区,有胡宗宪坐镇,其他地方的粮商自然有胆子敢来平湖和本地士绅争利。
“我怎么没想到?”
林河的法子当然不合规矩,可是对徐渭来说,胡宗宪调拨军粮用来赈灾平抑粮价,只要寻个借口,比如说倭寇阻断道路,军粮暂时囤放在平湖县,只要在事后这些所谓的军粮没有短缺,谁能找他们的麻烦。
第一百一十九章赈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