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十九章杂流官[2/2页]

锦衣豪雄 冰风皇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清吏治,就绝不能心急。”
      “我知道,但是我总是觉得时不我待。”
      徐渭知道林河说的是正理,可是对他来说,苦苦挣扎了那么多年,如今终于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和路线,自然是希望能够尽快看到成效。
      “文长兄,总宪大人才刚刚到任浙江,对你我而言,总宪大人在直浙总督的位子上做的越久越好,严党暂时三五年内绝对倒不了台,你我要做的就是让总宪大人慢慢地和严党分割,绝对不能让总宪大人被视为严党一派。”
      林河正色朝徐渭说道,历史上胡宗宪在直浙总督的位子上固然是威风八面,但是也被彻底当成了严党一派,严嵩倒台后,哪怕嘉靖皇帝并不想动胡宗宪,但是徐阶仍旧没有放过胡宗宪,最后胡宗宪被下狱自尽,而徐渭更加凄惨,数次自杀不成,最后在痛苦中死去。
      这些都是林河想要改变的,胡宗宪固然有些小毛病,比如威权自重甚至于贪财,但是他的节操要比徐阶这种人好很多,如果可以的话,林河觉得胡宗宪入阁也比徐阶为首那些所谓君子要强。
      “惊仙,你心中早有成算是吧?到了眼下这个时候,你可否告诉我你的全盘计划。”
      徐渭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朝林河问道,他心中清楚,林河和他说过的那些政治学党派理论,绝对不是无的放矢,而且那些学问理论也都是非常成熟的东西,尽管他从没有窥探到过全貌,但是他能肯定林河一定早有计划。
      “文长兄,既然想知道,那我就不瞒你了。”
      见徐渭一副你不说我就不走的架势,林河也只能把自己心里这段时日所想到的一些并没有完全成熟的东西告诉徐渭,这个时代里也只有徐渭能理解他的想法,甚至于愿意用全部的力量去推动。
      “总宪大人是锦衣卫出身的进士,刘县令也是同样,文长兄,你有没有发现过,朝廷里其实还是有一部分官员是如同总宪大人和刘县令这般的出身,而且这些官员多半科场名次不高,都是做事情的官员。”
      徐渭听到林河的这段分析,然后仔细思索了一下,发现正如林河所说,他先前在绍兴的时候,和官员也是打过不少交道,那些有一定办事能力的,倒还真有大半都是锦衣卫或是军户出身的进士官,只不过这些人因为名次不高,官职也都低微,在朝廷里没什么话语权,像胡宗宪这样能做到一省总督的更是凤毛麟角,而且说句老实话,胡宗宪这个总督的位子,也是靠结交赵文华这个严党干将才得来的。
      “惊仙你所说不差,本朝锦衣还有军户出身的进士确实地位不高,大多都是些小官,不过他们办事能力确实不差。”
      “文长兄,你也该知道,朝廷里有股歪风邪气,把这些干事情,但是科举名次不高的官员称为杂流官,这些人在地方上哪怕干得再出色,也不及那些考了个好名次的清流翰林官升官来得快。”
      “所以我觉得要革除朝廷弊政,就要团结这些做事情的杂流官,总宪大人的出身资历摆在那里,只要做出成绩来,得到皇上的赏识,自然能够青云直上。”
      “你是要让总宪大人以这些杂流官为党羽。”
      徐渭明白了林河的意思,但是他心里面仍旧有疑问,杂流官这个群体虽然庞大,但都是人微言轻,可那些清流官的声势根本没法比。
      “文长兄的担心我知道,但是文长兄不要忘了,这个天下是朱家的天下,最关键的是皇上怎么想,而不是其他人。”
      有着众多史料和后世分析的文章,林河对于这个时代嘉靖皇帝的成长和心理,只怕比严嵩徐阶他们还要清楚。
      “文长兄,可还记得,当年皇上是如何登基为帝的?”
      听到林河的提问,徐渭先是愣了愣,然后回想起了当今皇上即位后,嘉靖初年的那些腥风血雨,当年的大礼仪之争,让前朝威势煊赫的杨家彻底完蛋,杨慎这个昔日的大明神童,大明第一才子,被贬出京后,漂泊至今,那时候被庭杖打死的官员不知道有凡几。
      “皇上当年是有做事的雄心壮志的,可惜大礼仪之争彻底让皇上对满朝的官员失望了,严党能够做大,不过是他们能顺着皇上的一些心意罢了。想要得到皇上完全的支持很简单,就是尊皇讨奸,一切唯上。”
      林河说出的这番话,让徐渭也是吃了一惊,要知道这满天下的读书人,都要求皇上做圣君,只恨不得做皇帝的如同圣人一般,那一切唯上,奸臣如严嵩者,只怕也喊不出口。

第九十九章杂流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