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十七章会面[1/2页]

锦衣豪雄 冰风皇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文长,何以如此肯定?”
      最后,还是胡宗宪发问,他对于徐渭的谋划向来信任,可是事情涉及到锦衣卫,不由得他不慎重,如果和锦衣卫合作有风险,他宁可放弃对付刘远,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他在东南剿倭还有太多的事情没做。
      “总宪,惊仙曾经和我说过,陆炳这位锦衣卫指挥使,从来都不是严党的盟友,锦衣卫从始至终都只是皇上的耳目和鹰犬,严嵩把持朝政,是皇上让严嵩把持朝政,所以这些年里想对付严嵩,就是对付皇上。”
      徐渭的回答看似说了一段不相干的话,但是胡宗宪他们都没有打断,反倒是思索的神情更加重了。
      “东南的倭乱,皇上一直都很清楚源头在哪里,甚至于皇上早些年也曾提出过开海,可是最后都不了了之,东南如今因为倭乱而局势糜烂,这是皇上不想看到的,而锦衣卫是皇上意志的体现,只不过皇上忙于修道,些许小事自然不会亲力亲为,这时候锦衣卫自然应该为皇上分忧,比如让刘远这样尸位素餐,导致东南局势糜烂加重的废物去死。”
      徐渭的这番推论,有很多都是建立在林河曾经对他说的那些信息之上,林河跟他之间,算得上是无话不谈,而最让徐渭佩服的就是,林河曾经为他分析过嘉靖皇帝的性格和锦衣卫陆炳与严嵩之间的关系,虽然林河说这些都是他的臆测,但是徐渭能够感觉到林河在叙述那些臆测时的自信。
      “既然如此,那等会儿不妨和这位陆千户开诚布公地好好谈谈!”
      听完徐渭的分析,胡宗宪微微颔首,然后做出了决断,徐渭话里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锦衣卫是皇上意志的体现,换言之如今是皇上要刘远死,他们这些做臣子的是为君父分忧,和锦衣卫的合作无须担心。
      就在胡宗宪做出决断的时候,陆停也到了县衙,得到属下禀报的胡宗宪,看向了沈科和刘存义,“子美,质夫,你们在屏风后旁听吧!”
      听了胡宗宪的话语,沈科和刘存义自是遵从,他们如今已算得上是实质上的结党营私了,自然要避讳锦衣卫一点。
      不多时,陆停便进了书房,胡宗宪自是让徐渭泡了茶用来接待这位陆炳的心腹千户。
      “见过总宪大人。”
      陆停对于胡宗宪,保持了一贯的恭敬和礼貌,他出京时,自家老爷说过,皇上对于东南倭乱局势糜烂很不满意,皇上不满意,那么锦衣卫就要做出些事情来,让皇上满意。
      “陆千户,请坐。”
      “总宪大人,刚才城南失火,乃是我锦衣卫行事不当,还请总宪大人见谅。”
      “无妨,贼人凶恶,纵火行凶,锦衣卫也做不到面面俱到,只是不知道陆千户这次抓到乃是什么恶徒?”
      对于锦衣卫行动的具体情况,胡宗宪也不太清楚,他见陆停态度不错,于是便趁机问道。
      “不瞒总宪大人,这次抓捕的乃是徐海安插在城中的一名细作,这名细作是本地人,在城中潜伏已近四年,若不是总宪大人调动戚参将的新军,他急于传递消息露出了马脚,我们还抓不到他。”
      陆停的话,九真一假,邓贵在大半年前就被他盯上了,只不过他一直放在那里养着,打算榨出更大的价值才没有动手罢了。
      “居然潜伏了近四年。”
      听到陆停的话,胡宗宪也不由为之心惊,这东南局势果然糜烂,徐海这等海上倭寇,居然能把细作安排得这么久,也不知道整个东南沿海还有多少这样的细作。
      “总宪大人,下官说句实话,这浙江沿海地方上早就是千疮百孔,倭寇的细作多得我锦衣卫根本查不过来,若是朝廷里还都是派刘总兵这样的酒囊饭袋过来,只怕总宪大人,你十年都回不了京城。”
      胡宗宪离京时那句,“此去东南,不灭倭寇,誓不回京。”陆停自然是知道,此时他这番话说得虽然不好听,但对于胡宗宪来说,却是陆停表明了态度。
      “陆千户,刘总兵毕竟是一省总兵,本宪最多也就是上奏弹劾他的不法之事,至于这通倭的证据,还需要陆千户你来查证。”
      原本沈科曾经和胡宗宪提过,要落实刘远通倭,就得从他新纳的那房小妾家里身上下手,胡宗宪原本也不是没有让手下幕府里的江湖人士栽赃嫁祸,但是如今陆停亲自上门,他自然乐得抽身事外,让锦衣卫去干,这样他只需要在锦衣卫掌握的证据确凿的情况下,上奏弹劾刘远就行了。
      听到胡宗宪的话,陆停

第九十七章会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