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三章校阅署名[2/2页]

锦衣豪雄 冰风皇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河居然已经著书立作,而且还让陆停这个锦衣卫千户如此着紧,居然贴身收藏,这让他很好奇里面的内容。
      看到书封上《嘉靖正音》四个字时,徐渭愣了愣,接着便立马翻开看了起来,若不是知道这是林河所写,徐渭觉得自己看了那段明显是抬举陆炳的序言后,那开始部分大段粗陋简单的白话文定然是叫他看不下去,只不过随着他翻了几页之后,脸上的神情也慢慢变得凝重起来。
      徐渭是绍兴人,曾经上京赶考过三次,他当然知道能讲一口流利的京师官话对江南士子来说意味着什么,那意味着留在京师的机会更大,他也是花了好几年的功夫才学会了京师官话。
      看到徐渭脸上的神情变化,陆停却是松了口气,这时候他已经能断定这部《嘉靖正音》确实是到了连徐渭这样的名士都要为之动容的地步。
      过了良久,徐渭才看完了整部《嘉靖正音》,甚至不顾陆停就在边上,按着书上所标注的字母音切读了起来,只是重复了两三遍,他念的读音在边上的陆停听来已是极为标准了。
      “江南百里不同音,天下南北不同音,此书一出,天下语言大同,这是圣人的学问啊!吾辈不及也!”
      徐渭这番感叹让一旁的陆停听得是目瞪口呆,他没想到徐渭的评价如此之高,忍不住在旁道,“文长先生,这只是有利于推广京师官话,这圣人学问似乎有些过誉了吧?”
      “始皇帝‘书同文,车同轨是千古功业,这部《嘉靖正音》一出,本朝便能做到‘话同音,你说这是多大的功业,这当不当得圣人学问?”
      徐渭反问的语气虽然有些不善,可陆停自然而然地忽略掉了,他这时候对这《嘉靖正音》看得更加越发重要了,“文长先生,你能不能先把书还我。”
      “给你,这书你是不是打算由陆大人献给皇上。”
      把手里的《嘉靖正音》还给陆停,徐渭却是正色问道,以这部书的内容,确实能让陆停那般看重林河,不过他相信林河做事情深谋远虑,不会看不到这书若是由锦衣卫单独献上的坏处。
      “那倒不是,林先生说了,若是此书只是由我锦衣卫一家献上,只怕会被束之高阁,林先生这心血之作怕是要付诸东流。”
      陆停没有隐瞒,倒是把林河的那番考虑说了出来,他见徐渭似乎也是这个意思,一时间不由庆幸自己没做什么糊涂事。
      “林兄弟看事情果然还是那般一针见血,这事情陆千户你做对了,不过还有点疏漏之处。”
      “哦,不知还有什么疏漏,请文长先生赐教。”
      陆停听到徐渭的话语,不由紧张起来,连忙问道,这《嘉靖正音》在他心里分量已经不下于办上一件谋逆大案,一听到还有疏漏处,就想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好补救。
      “林兄弟写这本《嘉靖正音》用的是白话文,放在皇上和陆大人眼里,自然知道这才是能推广于万民的大学问,不过放在那些吹毛求疵的清流言官眼里,哪怕这学问再好,也是要被他们挑出毛病来。”
      徐渭太了解大明朝那些清流言官的德性了,这本《嘉靖正音》一旦献上,皇上必然是龙颜大悦,严党也不会有什么反对声,只有那些不敢拿严党说事的清流言官会跳出来,用林河的话来说就是刷那个所谓的存在感。
      “陆千户应该很清楚,这些清流言官可不是什么善茬,想要让他们挑不出毛病来,就得再写一本一同呈上去。”
      听完徐渭的话,陆停立马就明白了这位文长先生的意思,那就是这《嘉靖正音》得有两本,一本是给读书人看的,另一本才是给普通百姓看的,“要不是文长先生提醒,这还真的差点误了大事。”
      “我这便去找林先生,请他再写一本出来。”
      陆停觉得以林河的才学,写出一本让读书人挑不出毛病来的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不必了,我那林兄弟向来鄙薄那些故作清高的清流言官,陆千户若是信得过我,便由我来代笔吧,此等圣人学问的著作,徐某若能参与其中,也是一生之荣幸。”
      徐渭目光热切地望着陆停,读书人一生所追求的无非是三件事,立功、立德、立言,尤其是这第三件事立言,历朝历代又有几人能够做到,这《嘉靖正音》虽不是什么道德文章,但朝廷一旦颁行,却是天下人人能学能用的学问,这等“立言”是多少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他徐渭只要能在上面添个校阅之名,此生足矣。

第六十三章校阅署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