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宪大人误会了,我对赵小姐还有陆小姐她们……”
“这话对我说没用,不管你有没有那个心思,那两位小姐如今都对你有好感,以后的事情你自己看着办就好。”
见林河要解释,徐渭却是没有听下去,他看得出这个难以用老成来形容的少年确实没有存着刻意接近那两位小姐的心思,只是少女的心思最是难以捉摸,说不定是那两位小姐想要接近这个少年呢!
“好吧,过几日我便回嘉兴。”
林河尽管知道赵芊芊家世不会太差,不然也不可能和陆绾绾成为闺阁密友,只是没想到她居然就是那位严党头号干将赵文华的女儿。
“走吧,这县衙里待着也无聊,难得总宪大人放我半天闲,让我带着你到处转转,那便先去喝一杯。”
徐渭是个酒鬼,只不过他的酒品很好,而且他喜欢一个人喝酒,只有难得遇到他看得上眼的人,他才会相邀一起去小酌几杯。
林河自无不可,他本就在县衙里待的烦闷,更何况先前被禁足在那厢房所在的院子,便是想出去也出去不得。
徐渭施施然带着林河出了县衙,从一处侧门离开,林河能感觉到两人身后跟着不下三四人的护卫隐藏在暗处。
“你是不是奇怪有人跟着我们?”
“那些都是保护我们的护卫?”
林河的话语里不是很肯定,在他看来倭寇就算再猖獗,也不至于蠢得在这平湖县城里公然袭击官府中人。
“跟在我们后边的都是总宪大人幕府里招揽的江湖好手,他们防的可不是什么倭寇,而是那些假冒倭寇的贼人。”
徐渭说话时语气甚为讥诮,他跟在胡宗宪身边大半年,知道这位总宪大人做事情雷厉风行,性子心狠手辣,得罪的东南士绅只怕比倭寇还多。那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南士绅未必有胆子招揽亡命徒刺杀胡宗宪,无非是假倭寇之名杀几个总督衙门里具体办事的官吏或是幕府门客。
“他们的胆子有那么大?”
林河自然听出了徐渭的言外之意,只不过他仍旧不大敢相信,那些东南士绅里还真有人敢假冒倭寇来刺杀胡宗宪和他幕府里的人。
“这算什么,这大明的官场,花钱雇凶杀人又不是什么稀奇事,当年杨慎因为大礼仪之争恶了皇上,被贬云南,要不是他够机警,路上就被人截杀了。”
徐渭口中的杨慎,林河自然是知道的,大明朝三大才子,解缙、杨慎,还有他身旁的徐渭,后人以为以博学论,杨慎当数第一,而且杨慎少年成名,那名气不是一般的大。
杨慎的父亲杨廷和是阁老,一般为了避嫌,就算杨慎有状元之才,考官也不会取杨慎做状元,大明多少如杨慎这般的官二代,科举之路坎坷无比,便是因为老子的官太大得避嫌,不然那些清流言官就跟见了血的鲨鱼一样群起攻之,也就杨慎一人,大家都觉得他不拿状元,才算是黑幕。
“这样的事情,朝廷不管么?”
“当然管啊,买凶杀人也好,栽赃嫁祸也好,不要叫锦衣卫查出来,查出来自然是满门抄斩的谋逆大罪,可要是查不出来,那不过是路上的盗匪作祟,只能算是他运气不好了。”
对于杨慎,徐渭心里面不大看得上,在他看来这个含着金汤匙出身的状元郎,就是个书生意气的腐儒,看不清时势而肆意妄为,只是被流放云南已经是皇帝开恩了。
林河没想到这大明的官场居然这般凶险,现在想想那些在剿倭中死掉的那些官员,简直就是细思恐极,难怪胡宗宪的幕府里三教九流各种人都有。
“浙闽广东一带的豪商向来胆大包天,买凶杀人这种事情根本不稀奇。”
走在大街上,徐渭很是随意地说着一些林河闻所未闻的密谈见闻,一边却是带着林河到了离县衙不是很远的一处酒肆。
酒肆的名字叫贤湖亭,店面不小,上下二楼,林河估摸着也能挤下近百人,他和徐渭进去时,一楼的大堂里已有二十多人坐在那里或是喝茶,或是喝酒,正听着那正中的台子上说书人讲三国的话本。
“这里的黄酒甚有滋味,不比我绍兴的差。”
徐渭进店之后,自有认识的小二上前殷勤招待,点了一壶黄酒和一叠五香豆外,徐渭便没有再点别的。
这时绍兴的黄酒以女儿红和状元红最出名,能被徐渭这个绍兴人说成不比绍兴黄酒差,这贤湖亭的黄酒果然也是不凡,起码林河看着琥珀色的酒液,轻抿了一口后,觉得这味道不是很冲头,入喉颇醇,难怪徐渭会带他来这里喝酒。
第四十九章徐渭邀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