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七章天才的朋友[2/2页]

锦衣豪雄 冰风皇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通兵事,帮胡宗宪参赞军务绝对绰绰有余。
      “子美,你可是稀客,不过这几日这平湖城可未必太平。”
      “区区倭寇罢了,比起套虏,不值一提。”
      肆虐东南的倭寇,大部也不过几千人,比起动辄就数万步骑的套虏,在沈科眼中自然不算什么,别以为文官就不能上阵,他也是军户出身的进士,小时候也打熬筋骨练过武的。
      对于沈科的到来,胡宗宪自然是高兴不已的,他们做过同僚,也曾是志同道合的好友,他很希望沈科能来他身边参赞军务,帮忙出谋划策的。
      直浙总督位高权重,相应的事务也极其繁杂,胡宗宪不但要主持备倭剿寇,还要和江南士绅周旋,应付朝中的严党,让自己不受掣肘,这才半年不到的时间,他就已经颇为憔悴了。
      在胡宗宪眼里,这江南地方上的官员大部分都不堪重用,地方上的卫所官军更是无能,前任张经就是最好的例子,如果不是他得罪了江南士绅,地方上的官员对他阳奉阴违,又怎么会被赵文华所构陷,不但下狱,就连命都没保住。
      对胡宗宪来说,他如今最缺的就是可以信任又能做事的人,而沈科就是其中之一,所以他很希望这次沈科过来,是想清楚了愿意来他这里帮他,至于两人之前闹过的不快,能算个什么事。
      “我这次来,是向总宪大人荐才的。”
      沈科朝胡宗宪道,他当初确实是颇为气愤胡宗宪居然投靠严党,可是他了解胡宗宪为人,也知道胡宗宪投靠严党不过是为了能够剿灭倭寇,还东南一个太平,只不过一时接受不了罢了。
      “哦,什么人才还值得子美你亲自跑一趟,我可没听说过这嘉兴府在剿灭倭寇一事上还有什么像样的人才。”
      胡宗宪知道戚继光是个知情识趣的人,不会在外面乱嚼舌根,所以说话时很随意。
      这县衙会客的厅堂内,不过四人,除了戚继光外,便只有拿着卷书看得津津有味的徐渭,他是胡宗宪亲自请来帮忙参赞军务的,虽然没有答应留在胡宗宪的幕府,但仍旧被胡宗宪当成心腹对待。
      在胡宗宪眼中,江南士人大多柔弱,而嘉兴府这地方虽说比不上苏杭繁华,可是也差不了太多,再加上鱼米之乡,物产丰饶,这里的民风就是安逸闲适惯了的,武事更是废弛得不像样子。
      “是个没有功名在身的寒门少年,不是什么世家子弟。”
      沈科对于胡宗宪的嘲讽不以为意,嘉兴府的士绅确实很不像样,和松江府、杭州府一样,嘉兴府也是受倭寇荼毒最多的地方,可是尽管如此,那些士绅却依然只想着自家富贵。
      去年直浙总督府下令各县修筑城墙以备倭寇,结果嘉兴府这边除了原来就有城墙的府城和嘉兴县以外,其他几县却因为士绅反对,没有修筑城墙,最后嘉善县惨遭倭寇屠城,死伤数千人,这才把当地那些士绅给吓到,终于让官府出面组织人手修筑城墙。
      沈科把林河跟自己说过的关于倭寇以及日本国的内容都讲给了胡宗宪听,而随着他的讲述,不但胡宗宪和戚继光听得聚精会神,就连原本在一旁看书的徐渭也终于把手里的书放下了。
      “此人对倭寇国中情形倒是非常了解。”
      徐渭忍不住说道,他是世人眼中的才子,东南狂士,不过对于有真才实学的人他自然都是另眼相看的,至于林河的年纪,他更加没放在心上,他自己当年就是神童,八岁就已扬名山阴。
      “总宪大人不是想要编纂《筹海图编》吗,不妨让伯鲁验验此人成色,如果真是人才,自当简拔。”
      徐渭口中的伯鲁,是胡宗宪幕府中唯一被他引为知交的郑若曾,郑若曾和他一样也都是科举不第,仕途不顺,不过也同样都博览群书,精通兵事,更难得的是郑若曾精通日文,是幕府中最了解倭寇国中之事的人。
      “文长所言甚是,我这便让人行文嘉兴府。”
      胡宗宪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子,更何况沈科亲自来荐才,他也要给这个好友面子。
      “总宪大人,下官告退。”
      见徐渭也要走,戚继光自然领会,知道胡宗宪要和沈科叙旧,也是连忙道。
      等徐渭和戚继光离开,胡宗宪才看向依然端坐的沈科,不由心中一动,沉声问道,“子美终于愿来帮我了。”

第二十七章天才的朋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