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8章 钱法困境[2/2页]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肥鸟先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五月初五,端午节。
      苏泽约着同学一同登高城外九峰山,只看到整个九峰山上香火缭绕,苏泽也被这繁盛的香火气息吓了一跳。
      陈朝源也带着妻儿登高,他对苏泽说道:“九峰山上佛寺林立,有兰若五座,皆是香火繁盛之处,其中香火最盛的是九峰山顶的雷光阁。”
      只要是规模不大的寺院都可以称作兰若,其实九峰山并不高,竟然挤着这么多的寺院。
      “这雷光阁是什么来历?”
      陈朝源说道:“这是宋朝故事了,据说曾经有一道雷光劈在雷光阁中的一根竹子上,竹子被劈成两半,却分成两根竹子存活,时人以为异也,就建造雷光阁供奉雷神。”
      苏泽也觉得有趣,于是和众人一同登顶。
      只是看到了雷光阁中那两根长在一起的竹子,苏泽指着说道:“宋时的竹子,焉有存活至今而不凋零的道理?看来这雷光阁的传说也不过是讹传。”
      “这竹子并蒂双生也是正常,只要将竹脉上的竹笋移在一起就可以了。”
      苏泽说完这些,雷光阁中的道士怒目而视,可是看到苏泽这一群读书人,又不敢得罪,只能怒视他们下山。
      苏泽刚刚回到住所,又遇到了矿坑的小尤太监上门。
      “小尤公公,是矿监有什么事吗?”
      胡太监和小尤太监这两个宅太监,日常是不进南平城的。
      如今他们的实验室得到了苏泽的大力资助,苏泽给他们在南平城里请了厨子,日常采买只要吩咐一声就行,更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小尤公公风尘仆仆的说道:“干爹让我请苏先生过去,宫里下来人了,有要事商议。”
      宫里来人?
      “可是矿坑的事情?”
      苏泽第一个想法是皇帝要裁撤矿坑了?
      南平这座银矿一直产量地下,投入堪堪维持产出,朝堂言官也隔三差五将胡太监拿出来鞭尸。
      苏泽自然担忧朝廷撤了矿监,那胡太监就要回宫了。
      小尤公公摇头说道:“不是矿上的事情,苏先生,我们先动身再说。”
      苏泽向海瑞请了假,跟着小尤公公出了城,这才知道是什么事情。
      原来是铸币的事情。
      苏泽怎么都没想到到,朝廷铸币的事情也和他产生了关联。
      小尤公公说道:“这次朝廷派往福建铸币的陶大?是干爹在宫里的旧友,来矿坑拜访干爹谈起了铸币的难处,干爹提起了苏先生总有办法,陶大?就想要见见苏先生。”
      原来是这么一档子事情啊。
      铸币这种事情,皇帝自然是不信任官员的,那就是从宫中派出太监来操办。
      而这个陶太监,就是宫里派出来主持铸币的,能够担任这个差事的,那自然是宫内有权势的太监。
      大?就是对有权势太监的称呼。
      “这陶大?是个什么样的人?”苏泽一边骑马一边问道。
      “我曾经听干爹说过,这为陶大?办事老练的,只可惜没读过书,前些年拜入李公公麾下,这才飞黄腾达的。”
      “李公公?是李芳吗?”
      小尤太监疑惑的看着苏泽,他一个京师都没去过的读书人,竟然对宫内大?这么了解?
      难怪干爹说苏泽是个厉害的读书人。
      “正是李芳大人。”
      李芳在太监中的口碑还是不错的,也是上了明史列传的人物。
      不过现在宫里最当权的太监是黄锦,而李芳是在黄锦退了之后接替司礼监的首席太监。
      李芳虽然是个太监,但是也弹劾了不少贪官奸臣,还劝谏隆庆皇帝节俭养生,因此而触怒皇帝被贬谪,最后被发配到南京充当净军(太监守陵军队)。
      李芳虽然还没得势,但是也是宫里有名的大太监,很快小尤公公就不觉得奇怪了。
      他继续说道:“陶大?这次来铸币,可是检索了福建诸铜山,库中存铜不足,根本无法按照宫里的要求完成币数,这样怕是要获罪于陛下了。”
      苏泽这下子明白了,这陶大?怕是和胡公公一样,被宫里坑了。
      本以为来福建铸币是个好差事,可是没想到福建的铜矿储备根本不够铸币用的。
      “既然如此,为何不给宫里上题本?出京办事的公公都有资格上密揭的吧?”
      小尤公公苦涩的说道:“这差事可是陶大?好不容易求来的,而且陛下至圣至明,又怎么会关注这等小事,就算是上了密揭叫苦,也只会被说是办事不利,惹得一番训斥罢了。”
      苏泽立刻了然,这就是嘉靖皇帝的“驭下之术”了,皇帝提出一个目标,反正就交给下面去做。
      至于这个目标能不能达成,嘉靖皇帝自然是不会“操心”这些细节了。
      如果做的好了,自然是嘉靖皇帝领导有功。
      如果做不好了,那就是下面办事的人做的不好。
      若是激起民愤,那就杀了下面办事的人好了。
      嘉靖皇帝做甩手掌柜,也不会帮下面解决任何问题。
      只要不参与具体的事情,那就永远都是至圣至明,永远不会犯错。
      也难怪这位陶大?求到胡公公门上,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ps1:关于186章诸葛亮和王安石的评价,来自明末王夫之的《读通鉴论》,王夫之还锐评了另外一名变法家,我贴出来吧。
      《读通鉴论》:“申、商者,乍劳长逸之术也,无其心而用其术者,孔明也;用其实而讳其名者,介甫也(王安石);张居正之挟权势者哉!”
      张先生的名声在明末臭不可闻,自然有些王夫之的人身攻击在里面的了,他的话也不能完全接受。
      这个有两个故事。
      第一,这道题是清末最后一场科举的考题,大家看看能得多少分。
      第二,刘和平,也就是大明王朝1566的作者,原本创作大明王朝是准备出续集的,续集是以张居正为主角的,所以大明王朝张居正的戏份很多。
      但是在创作过程中,刘和平读了这段,结合其他史料,改变了对张居正变法的看法,也决定不再写大明王朝续集了。
      有视频访谈,感兴趣的大家可以看看。
      张居正变法,这也是网文不能触碰的禁区,大家自己辨析吧。
      PS2:
      嘉靖朝最得势的太监是黄锦,大明王朝电视剧的吕芳是刘和平编的,原形应该就是这个李芳。不过李芳是隆庆朝得势的。
      ps3:向一位读者道歉,广西狼兵在近现代斗争中牺牲很大,这是明史记载的,肥鸟也绝对不是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
      (本章完)
      :。手机版网址:

第188章 钱法困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