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6章:存钱,上市[1/2页]

华娱从三国剧组开始 骑龙攀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厂里图书馆看完当下的著作权法之后。
      在食堂吃完午饭,下午,许旭又溜达到区里的图书馆。
      在这里,是找到了陈东杰所言的《书籍稿酬暂行规定》。
      这玩意儿是90年6月15日由国家版权局所规定的,专门针对文字类作品。
      翻开一看,条目并不长,而且非常清楚。
      嗯?
      视野扫下去,许旭从中发现了一个对自己有利的新条款:除了千字多少钱所计算出来的基础稿酬外,规定里还有印数稿酬这一说。
      也就是说,出版社对外印刷了多少量,作家也是可以从中获利的。
      按照这个规定,一名作家从文字作品所能获得的稿酬,理论上是可以包括“基础稿酬+复印数稿酬”两部分。
      至于这所谓的复印数稿酬。
      规定是以万册为分界点。
      一万册以内,按基础稿酬总额的8%付钱。一万册以上,超过部分,以千册为计量单位,每千册付基本稿酬的0.8%。
      比如,以许旭八月这期要出刊的《无悔追踪》为例。
      印刷量当然是轻轻松松要超过万册。
      超出的部分,粗暴按照这个规定简单计算,是要除以一千,然后乘以这次拿到的基础稿酬,也就是2700元,最后再去乘以0.8%,这样形成复印数稿酬。
      知晓了这一点后。
      许旭在心里是飞快的在自己心里算了一笔账。
      如果八月要发行的这一期刊物,按照发行量41万册来计算,减去一万册就是四十万册,用这个数字除以一千,就是四百,四百去乘两千七再乘0.8%,就超过八千六百块!
      但自己显然没有拿到这一部分。
      算完这一笔账后,许旭昨天刚刚感觉自己拿到的2700块钱,瞬间就不香了。
      有种捡了芝麻丢掉西瓜的感觉。
      当然,这种情绪只是片刻。
      因为许旭也明白,这其实并不是杂志社欺负自己不懂行,相反,这《十月》杂志社能够给出千字三十元的标椎,对自己这么一个此前在文学市场上没有任何作品的新人而言,已然十分厚道。
      而是目前的大环境就是全国杂志社都这样。
      要什么复印数片酬,千字标准给你往上提一提就不错啦!
      还是那句话,好刊物是稀缺资源,除非写稿人什么时候自己成为大爹,不然这种事儿是想都不要想。
      呼!
      对整个政策层面的稿酬环境有了一个了解之后,许旭就把查到的资料给还了回去。
      既然了解到政策,以后能争取到多少权益,就得看自己的能耐。
      从图书馆出来后,许旭来到邮政银行。
      作为派出所就在对面的营业厅,这家银行的柜台是敞开式的,没有安装铁栅栏作为硬隔离。
      走进营业厅的时候,柜台后面办理业务的四位职员正在聊天吹水,就连大堂里的保安都能坐在旁边凳子上嗑着口袋里的瓜子。
      进门后的许旭,目光一扫,就看到一个女营业员皮肤很白,穿着一件蓝色的梨白色长裙,修长脖颈之上,头发盘得很柔顺,在风扇下的鬓发随风飘飘,股价是典型的燕京大妞。
      对比旁边三个大妈,正常的年轻小伙都知道怎么选。
      许旭是正常人。
      所以径直往前面一坐。
      一眼就看到柜台之后垂直排着的办公桌。
      每张办公桌上都配着一台风扇。
      这工作环境之惬意,让许旭都忍不住一阵羡慕。
      不过银行业正印证了那一句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眼下的银行,能进来就是金饭碗,比体制还香,但三十年后,银行,呵呵,狗来了上班都摇头。
      见许旭直接坐在美女面前,旁边的营业员大妈打趣道:“小沈,你往这儿一坐,我们哪天可都得下岗了。”
      被叫做小沈的柜员,本来在低头摸鱼看小说书,察觉到有人影坐在自己面前,有些无奈。
      这可太烦了,自打家里安排入职坐柜以来,周边小年轻没事儿就喜欢来存取钱,还故意搭话。
     &n

第76章:存钱,上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