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84章 无耻[2/2页]

调教明朝 爱雪纷飞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叶三思索着各种各样的办法和出路,甚至想留在辽东,利用这次在辽东打下的根据割据一方。但是很快叶三就打消了这个可怕的念头,一旦和朝廷反目,手底下的这些人会何去何从现在还不好说。在辽东这片苦寒之地,四面都是敌人,无险可守,军饷和粮食从哪里来?这样无数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割据辽东等于自寻死路。又一个念头在叶三脑中升起,那就是回京师,和徐有贞斗争下去才有出路。为慎重起见,叶三还是找来了老搭档杨秋迟。
      叶三当着杨秋迟的面把朝廷中发生的事叙述了一遍,想听听杨秋迟的建议。杨秋迟现在身为叶三身边的谋士,说话要慎重,并没有马上提出建议,杨秋迟先着重分析了徐有贞的*作过程。
      巡抚行辕的文官多是徐有贞的人,要弄出战役之前的命令存档是轻而易举的。清河堡之战前,许彬是否下过伏击的命令,可以时过境迁各执一词,就在此时,如果那些文官拿出存档可就是坐实的证据了。
      杨秋迟分析完一些厉害关系,半眯着眼道:“大人如果想力争清河堡战役的头功,现在恐怕不容易,但是对于薛青松部的覆灭,大人决不能承认罪责。薛青松已死,其部下还剩下几千官兵在大人手里,大人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官兵对大人的拥戴做文章,抢先得到官兵的证词,证明战败是薛青松轻敌冒进的责任。大人先摆脱罪责立于不败之地,再慢慢争取清河堡的战功方为上策。”
      杨秋迟确实是个老滑头,官场人精,经历的事情多,人情世故世间百态也见的多了,早知道朝廷会有人想无耻冒功,并没有像叶三一样义愤填膺,反而给了叶三合理的分析,听得叶三频频点头,暗赞姜还是老的辣。对于杨秋迟提出的立足不败缓图大功的建议,叶三认为可行后,心情大好。叶三从杨秋迟分析的话中已经确认一点:徐有贞想给老子安个大罪显然不是很容易,他不过想冒功来压制自己而已。只要自己能放开心胸,不要只盯着功劳,那么自己的日子还是好过的。
      于是叶三哈哈一笑道:“杨先生所言极是,不过清河堡之战我压根就没有收到许彬什么手令,这样的大功就被他轻而易举的冒领了,确实比窦娥还冤,老子得想个法子让大家伙看看他们的丑态,臭臭他们,乐和乐和。”
      杨秋迟也笑道:“这很容易,在京师随便找个说书的,在茶馆酒楼等热闹地界,说他几个月,包管清河堡之战天下尽人皆知,哈哈哈。”
      叶三这才心里释然:“这次老子来辽东也没白来,倒是拉拢了一帮人,徐连胜、章程、廖正军等,虽然他们和朝廷说不上话,可手里都有兵权,本想趁着清河堡的战功,趁热打铁,提拔一下这些人,以后有用得着的时候,就更加牢靠了。”
      杨秋迟立时眼前一亮:“大人确实深谋远虑,好好好。”
      “那薛青松部官兵的证词就有劳先生了,本官得赶紧在回京之前上一份折子,也好为以后先铺条路子,免得到时候抓瞎,白白便宜了那些无耻小人。”

第384章 无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