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北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个准备回家的人,他就是海子。
\t来车站送行的人,有海子的舅舅姚鹏飞,海子的朋友裴红霞,海子新交的哥们刘小明等。开始检票了,海子需要站队检票上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情。
\t“海子,检票上车吧。路上要小心,回到家后别忘了给我写信。今年过年我肯定回家,回家后我就到你家去看你爸爸和妈妈。”姚鹏飞关心的是海子路上的安全。
\t“我知道了,舅舅您放心吧!”
\t“海子,你就要离开这座城市了,别忘了我们的三年之约。我等你三年,我希望你认真考虑我过去曾跟你说过的话,不要急于忘掉我,也不要动不动的就说不,更不要一头撞南墙。因为每个人都在变化,也许你的所谓心上人早就变了。记住我的话,我可以等你。海子,拥抱我一下可以吗?”裴红霞希望海子能记住她,希望海子对她的态度有所改变,希望他回去所面对的孙丽惠已经不是以前的孙丽惠,希望海子能够回来,希望三年的约定能成为事实。但海子走了,她的情绪有些低落,竟然眼圈有些湿润。
\t“红霞姐,别委屈自己,遇到好的男孩要给别人和自己一次机会。我永远忘不了你对我的帮助,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谢谢你。”海子拥抱了一下裴红霞,“我还会回来的,红霞姐,高兴点。”海子为裴红霞送上了一片纸巾。
\t“海子哥,别重色忘友啊,你都拥抱了红霞姐了,也给我一个甜蜜的拥抱吧!祝愿你一路顺风,安全到家。明年还会来沈阳,我会来北站热情欢迎你。三年的约定,我记得,你也记得,努力!”刘小明希望海子明年还来沈阳,他有机会和海子共同探讨感兴趣的问题。
\t“小明老弟,哥哥肯定会想你的,我会给你写信的,让我们努力,加油!”海子欢快地拥抱了刘小明。
\t这时,列车的长鸣声传来,就要开车了,海子和送行的三人挥挥手,转身登上了列车。
\t海子从离家出走,到现在离开沈阳,已经三个多月了,海子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城市。这里的城市美丽而大气,这里的市民友好而文明,这里的社会和谐而健康。海子想,如果将来参加高考,一定要报考沈阳的学校。
\t回家的旅程一旦开始,海子的心立即就飞回了家乡。他想的更多的是孙丽惠。一串串美丽的镜头闪过,孙丽惠和他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和真切。回忆是甜蜜的,海子恨不得一步到家,能看到孙丽惠的身影。
\t列车缓缓离开车站,逐渐加速后,沈阳被列车抛在了后面。海子习惯性地打开背包,找出高中课本,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
\t今天的列车上,回路云市的人特别多。大家都是大包小包的带着,有的是行李,有的是为家里买的东西。从举止行为上,一看就知道出外打工的人。
\t“今年算是结束了,比去年强点?”一位三十多岁的农民工问五十多岁的农民工。
\t“今年活计好像比去年凑手,还行,总比在家里种地强。”
\t“家里的地不种了?”
\t“也种,除去化肥农药剩不多少钱,在加上农业税和统筹,几乎等于白玩。”
\t“往外拿钱最大的项目就是统筹,你们村可能比我们村收的还杠呢!”
\t“老钱了。村干部的工资,吃喝费,招待费,用公费,上缴费,民办教师的工资。每人五六百块啊!如果不出去打工,仅靠种那几亩地,就是一个白忙乎。”
\t“抗着不交!”
\t“谁敢啊!你不交统筹,责任田就没收了,你喝西北风去!”
\t“太不象话了!”
\t海子总认为,民办教师的工资由县里发,现在才知道不是县里发。闹了半天统筹的钱里还包含民办教师的工资,这样也有点太不公平了吧。海子不愿意在想这些事,见刚才说话的两个民工已经似睡非睡的样子,也有些受感染。
\t海子将手中的书合上,下意识地从兜里掏出孙丽惠送给他的小镜子来看。由于小镜子被裴红霞摔碎了,一切碎片都抱在这个布包里。海子习惯了,想孙丽惠的时候,就掏出它来看一看,就好像孙丽惠就在眼前。如果爱情成了习惯,那种根深蒂固的相思就无法消失。
\t孙丽惠的相片被海子放在钱夹的透明塑料袋里,一有功夫,海子就拿出来看一看,怎么看都不厌烦。海子这次要送给孙丽惠一件礼物,是他在北行市场千挑万挑买到的一块手帕。手帕是粉红色的,象征着粉红色的爱情;手帕上的动物是两个戏水的鸳鸯,象征着爱情甜蜜,用不分离;手帕上的植物是一朵并蒂莲,象征着喜结连理,同心同德。
\t海子正在端详着那块手帕,想象着送给孙丽惠时的情景。
\t“好漂亮的手帕,是送给恋人的吧?”说话的声音像广东口音,海子一惊,抬起头来一看,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就坐在海子的对面,正笑眯眯地看着海子的手帕。海子将手帕迅速收起来,放回内兜里。
\t“你猜对了,是给我的恋人买的。同志,你这是坐车去哪里?”
\t“去路云市。哪里有几十个在我们工厂干活的民工,因为工厂停工时厂子没有钱,他们没有拿上工钱,就回家乡了。现在工厂的货物都卖到了美国,资金已经回笼,老板让我将工钱给他们送来,并确定明年他们是否还能到我们厂子去工作。”
&
第055章:替人补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