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打场子,大家要加把劲。
\t“晚上打什么场子,分明是为了讨好大队书记。”海子不无反感地说,关键是,海子怕见不到孙丽惠,这封写好的信送不出去。
\t“打就打呗,夜间不有灯嘛!是为了图个吉利呗。”刘冬冬不假思索地说。
\t“那个陈英达老不是东西了,仗着他是大队书记,到处吃卡拿要。他的那个不争气的儿子,不念书了,到处打架斗殴,还砍伤过我家的马呢!给他家道贺去,会长真是脑袋进水了。”海子不愿意的嘟囔着。
\t“你知道嘛,海子,马上政府部门就要改革了,陈英达也应该下庙了。”
\t“那太好了,怎样改革?”
\t“现在的人民公社呢,恢复为乡政府;现在的大队呢,恢复为村委会。”
\t“那不是一样吗?换汤不换药。”
\t“那可不一样了,许多人在改革中就被淘汰了,比如,陈达英。”
\t“但愿如此。”
\t这时,领头的马建已经吹起口哨,队伍自动站好,欢快的锣鼓击打着节奏,高跷配花灯表演开始了。
\t夜幕下的村庄,山环树耸,朦胧美丽。天上有一盏大灯,就是明亮的月亮;地上有一串串花灯,天地相映,奇美无比。这时,不知是谁喊一嗓子:“洒灯了,看南山那条火龙,看北山也有一条火龙。”果然,南北两山的火龙遥相呼应着,一齐快速的延伸,与大街上的高跷花灯并存,别有一番情趣。
\t海子却没心思观风景,他在人群中仔细搜索着那个熟悉的身影,仔细感知着那双美妙的眼睛。可是,海子找了几个来回,都没有孙丽惠的踪影。难道,她没有来。不能啊,这是我们会面千载难逢的机会,她怎么会错过呢。海子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过人群。孙丽惠的不在,使他的表演也失去了热情和特色,人们似乎已经忽视他的存在了。
\t队伍在马建的引导下进了陈英达的家。这是一个五间大瓦房的宽敞院落,在风水沟村,再也找不到这样富庶的人家了。队伍在他家的院里转着圈表演,陈英达的儿子叫陈广民,在院子里放了一挂鞭炮,算是迎接。突然,锣鼓声停了下来,会长用他特有的男高音吟诵道喜词:
\t第一段:暂停锣鼓你听我言,咱们来到书记大门前;打个场子来道喜啊,祝愿书记洪福齐天。(咚锵,咚锵,咚,咚,咚锵)
\t第二段:书记的日子好上好啊,发家致富代代传;深深一鞠来祝福啊,保佑全家都平安。(咚锵,咚锵,咚,咚,咚锵)
\t第三段:五间瓦房修的好啊,双龙戏珠作房檐;富丽堂皇好家境啊,人人夸来人人赞。(咚锵,咚锵,咚,咚,咚锵)
\t第四段:书记领导的就是好啊,日子越过越是甜。风水沟人齐努力,敢叫日月换新篇。(咚锵,咚锵,咚,咚,咚锵)
\t张镇源会长的第四段唱完,锣鼓不停了,场子结束,就听领头的马建哨子一响,队伍外移。管外事的副会长从陈英达手中接过赏品,高声唱道:“陈书记赏喜烟三条,糖三袋,人民币五十整!谢赏了!”
\t海子从陈英达的家里走出来,很是不爽。他和刘冬冬小声嘀咕:“张会长的词实在是用错地方了,毛主席的‘敢叫日月换新篇怎么可以用到他身上。”
\t“你没看出张会长最后想不出词来了吗,只好借用毛主席的词了。”
\t“还不如背一段毛主席语录呢。”
\t“反正听众也不懂,只要押韵就行。你看,张会长在那,现在他一定感到自己很了不起。”
\t“官须子!”
\t海子终究没有找到孙丽惠。不仅今天晚上没有找到,到正月十六元宵会结束,孙丽惠也没有露面。海子纳闷,孙丽惠究竟干什么去了呢?
第028章:没有送出去的情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