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兴业一进村子,就有人告诉他,刘冬冬的爷爷患癌症死了,难怪一群人哭得那么悲切。谭兴业将马车赶进家,也不卸马,将马拴在大门口的柱子上。然后进了屋,告诉老母亲,自己去割荞麦了,就取了镰刀,拿上干粮,临出门时嘱咐老母亲:“刘老爷子过世了,海子中午回来,让他带上几张纸,去吊唁一下,我中午就不下山了。”海子的奶奶答应着,谭兴业出了屋,解下马缰绳,将马车调转过来,驱车上山了。
\t中午,海子放学回来,嚷嚷着要吃饭。奶奶告诉他:“西头的刘老爷子过世了,和咱家是老表亲,你去写个礼,吊唁一下。”
\t“奶奶,我还没有做过这样的事呢?我怕做不了。”海子虽然看过办丧事的过程,但没有亲身参与其中,所以心里没有谱,有些担心。
\t“那有什么了!你带上我给你包上的二斤面,带上这一叠烧纸。到了老刘家的门口,就有人接你进去。在灵棚的旁边有一个敞篷,是专门为写礼帐准备的。你到敞篷里写上礼,要写你爸爸的名字。然后你到灵棚,早有孝子贤孙在那里跪着,你也跪在那里,就有人喊‘谭兴业家来吊唁了,有人烧了纸,你和他们一起磕个头,就进屋吃饭。吃完饭,就可以回来,准备上学了。”海子的奶奶认真为海子讲述了一番。
\t其实海子对白事的整个过程也了解,只是见到的人都悲悲切切的,气氛太压抑,所以不愿意去。如果不熟悉,海子怎么会想象自己假死来摆脱婚事呢!
\t海子十分不情愿地接过奶奶递过来的纸和面,极不乐意地向刘冬冬家里走去。刘冬冬今天没有上学,是在家里为他爷爷送葬。海子和刘冬冬是好朋友,他不愿意看到刘冬冬难过的样子,这也是海子不愿意去的另一个原因。
\t海子又想到今天在数学课上老师宣布的事:全县要举行初中数学大赛,刘冬冬和海子二人要代表风水沟学校参加。明天去县里,后天参加比赛。但是由于刘冬冬家里临时有事,只有海子一人参加了。
\t海子听说刘冬冬不能去了,自己没有了伴,心里也老大不高兴。
\t不知不觉,海子到了刘冬冬家门口。家门口的外墙上挂着一绺白纸条,说明这是办丧事的人家。早有两个身披白色孝服的年轻人接过海子手中的东西,低声问是谁家的,海子报上父亲的名字,那人边走边喊:“谭兴业家的纸面一份。”话音未落,喇叭声响起,吹的是悲伤的乐曲,海子被接到院子中间的礼账棚里,写了礼,见满院全是穿白带孝的人,形成了一堵堵白色的人墙。喇叭声进入高潮,海子被人带到灵棚,他看到刘冬冬站在那里,穿着肥大的孝服,从头到脚都是白色的,海子与他交换了一下眼色,刘冬冬的眼泪就要转眼圈了。海子连忙紧走两步,跪在棺材前,包括刘冬冬在内,孝子贤孙们跪地一大片。刘老爷子的灵前,早有人将纸点着,海子随着哀乐磕了三个头,身后的哭声就连成一片。海子磕了头,有人在他的耳边说好了,海子站起来,回转头,有些哭泣的女人已经站不起来了,被人强行搀起来。海子被人引进屋,身后的喇叭又响起来了,又有人来吊唁了。
\t海子被安排到一桌,大家也不计较,端起饭来就吃,一会儿功夫,饭吃完了,有人过来,迅速地将碗筷撤走了。海子本打算安慰刘冬冬几句,但是喇叭不停地响,吊唁的人一个接着一个来,刘冬冬这个亡人的至孙,也会不停地跪拜,海子用眼瞄了一下灵棚,见刘冬冬又跪下去了,只好回家去了。
\t海子回到家里,几个弟弟已经吃过了午饭。他们被奶奶安排睡午觉。奶奶还没有休息,正在扫地。海子对奶奶说:“奶奶,我明天去县里参加数学竞赛,要两天时间才能回来呢,我的钱给我准备好了吗?”
\t“不是明天才走吗?我晚上给你妈将钱要出来,再给你。”
\t“路费加住宿费家吃饭费,也得用不少钱呢?”
\t“你说要多少,我给你要就是了。是去干正经事去了,还在乎钱干什么!”
\t“我不在乎钱,可是我爸爸在乎啊!上次我去县里参加作文竞赛,爸爸生说我花多钱了,弄的我抑郁好几天。”
&nb
第022章:有些事让人想不明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