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毕竟,老家亲戚们的生活条件远不比自家。一切事宜,还都是老家人帮忙打理。甚至以后,父母的坟茔恐怕还要麻烦亲戚们照看一二。怎么能再让大家伙儿破费。
      为了回报乡邻父老,王建华买了超过平常丧礼多一倍的烟酒。席面也置办的异常丰盛。好让老家的亲朋好友能顺心顺意地出力。
      吃完席,所有人按照一定的顺序“参灵”。接着,依次到铺好寿褥的棺材前撒“”垫背钱”。
      然后,丧礼主持者指挥直系子孙王建华手捧骨灰盒放进棺材,盖上寿被。
      封棺之前,所有孝子孝女回避。封棺之后,四颗铁制“子孙钉”,由做棺材的木匠钉进去三颗。颗颗楔到底,铆入了棺帮子。孝子孝女在门外高喊“躲钉”。
      吉时将到,王建华手捧装满香纸灰烬的瓦盆,用力掷到地上,瓦盆应声而碎。丧礼主持大喊“起棺”。
      本家青壮们肩扛挑棍,大喝一声。腰上用力,抬起了棺木。向着祖坟前进。
      王建华身为独子,扛起了“引魂幡”。韩祺手捧两张遗像紧随其后。
      要说怎么是韩祺捧遗像,还另有一番缘由。遗像这东西在城里面是寻常,可在农村却不流行。
      流行二字其实也不准确,说白了,是以前农村条件差,有些老人甚至一辈子没进过城,没见过相机。一生几乎没有两张照片。又哪里来的遗像?
      近年来,农村生活条件渐渐好上一些。可遗像这事儿以前没有出现过,老家人对传统丧礼的重视程度非比寻常
      ,更怕变动影响子孙运势,

第336章 原罪[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