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十三年,南栀大将军宇文挚领兵十万攻打东篱,宇文挚者,沙场宿将也,其麾下的虎贲军更是南栀最精锐的军队,所到之处,可谓望风披靡。东篱皇帝陛下收到边关的六百里加急塘报之时,虎贲军已经连下三城。东篱皇帝陛下大发雷霆,质问兵部尚书刘岑为何不早报?\n 御台之下,百官行列中走出一人,手持圭板道:“启,启禀陛下,臣早前接到陈将军的奏报,只说有小股部队在边关活动的迹象,臣,臣以为只需严加防范即可,就……”越说下去,刘岑的底气就越不足,说到最后,连他自己都已经听不清自己在说什么了。过去也不是没有过小股部队洗劫附近村镇的先例,只需要边关守将严加防范,令他们无处洗劫,他们自然就会退去。以往也都是这样处理的,谁知这次竟然会这样,真真是叫人意想不到。\n 不说还好,陛下听他这么一说,更是怒不可言,抓起手边的茶杯就砸了出去。“十万大军,是小股部队吗?”\n “陛下息怒!”满朝官员皆垂下头,刘岑更是匍匐在地,冷汗直冒,瑟瑟发抖。\n 右边第一行中间的青年男子趁着大家不注意,嘴角轻扬,对着后面的人做了个很隐蔽的手势。而后一位御史便站出来,举着圭板高声道:“陛下,刘岑身居要职,遇此关乎军国大事,却玩忽懈怠,不加祥查,致使我东篱边关不保,败伤天威,实在是罪无可恕,请陛下降旨责罚。”\n 刘岑心里苦不堪言,平日里无事,那些个御史都会抓着些小毛病参奏一番,如今有个大过错摆在他们面前,他们决计是不会放过的。刘岑将求救的目光投向自己的主子,希望他能看在往日自己忠心耿耿替他办事的份上,救自己一把。\n 果然,没叫刘岑失望,站在左边首位的皇子走出来,替刘岑开脱道:“父皇!儿臣以为,刘尚书之过,可暂缓办之,当前之首要,乃是如何退敌。”\n “二皇兄此言差矣。”先前暗中做手势的青年站出来反对道:“退敌之策固然是首要,但与惩处刘岑并无冲突之处,为何要缓办?放此等官员于要职,实属拿我东篱国土当儿戏。”\n “父皇,刘尚书虽有失察之处,但他在任以来,为朝廷提拔了诸如陈将军等多名大将,且兵部一切要务都是由他主理,若此时责罚于他,只怕军务杂乱,军心涣散。”\n “真是笑话,难道满朝文武除了他刘岑,就找不出第二个可以接管兵部之人了吗?”青年出言讥讽道。\n 二皇子扭头瞪了他一眼,每次都是他,站出来跟自己作对。“父皇,我东篱虽是国富民强,人才济济,但论对兵部政务的了解,何人能比得过刘岑,若此时将刘岑裁撤,换做他人,处置刘岑是小,误了前线战事事大啊!”\n “父皇!”六皇子正欲进言,二皇子抢先一步,将他的话头给拦下来。“若是误了前线战事,你担得起责吗?”\n 这么一顶大帽子扣下来,六皇子瞬间失去先机,但他仍不愿失去这个好机会。“父皇!”\n “够了!”早就听得不耐烦的陛下喝道。\n 众臣心中一颤,躬身齐道:“请陛下圣裁!”\n “刘岑之罪,容后再议。”\n 众臣齐称是。\n “诸位卿家,可有退敌良策?”\n 心惊胆战了半天,总算是将自己头顶的断头刀暂时卸下了,说起用兵之术,刘岑总算有了一丝用武之地。“陛下,秦岭附近,青州军离之最近,可调其主力前往,陛下只需派遣一位主帅前往即可。”\n 陛下略做沉吟,觉得此计可行。“嗯,哪位将军愿替朕驱逐夷敌啊?”\n 众臣垂首,紧紧地盯着自己的鞋尖儿,开玩笑!可
第1章 、边关告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