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方子的村人们跟林清学了手艺,又去小吃街挑选了喜欢的位置,才半天的功夫,小吃街上就陆陆续续有人支起了摊子,开始做生意。
跟林家交好的那几户人家早早学会了手艺,买到了心仪的位置,开始赚钱。
三天后,小吃街两旁已经支满了摊子。
有卖肉夹馍的,有卖煎饼果子的,有卖烤冷面的,还有卖炸串的……
各色小吃的香味飘满了整条街。
不断有客人慕名前来,见到这样的食物都感觉到眼前一亮。
阳宁县小吃街的名头也渐渐响了起来。
小吃街生意虽好,但林家酒楼的生意也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因为很多人都是冲着林家酒楼来的。
甚至北方有一句话广为流传:没去过阳宁县,算不上北方人。
整个李家村都富裕了起来,家家户户盖上了新房子,李家村的二郎,姑娘们都抢着嫁。
这要是谁家的闺女能嫁到李家村,别人都会感叹一句祖上积德。
同样,李家村的姑娘们,小伙子们也都抢着娶。
总而言之,李家村完完全全出名了。
林清也趁热打铁,在小吃街附近又盖了不少房屋,用来做旅店,对外出租用的。
旅店盖好之后,生意也相当兴隆。
六月底,林家酒楼一连几天都没开门。
慕名前来的人扑了个空,只好来到小吃街上找人问:“这林家酒楼今天没开张?”
赵氏满脸喜气地说:“是啊,不光今天不开张,这几天都不开张。”
来人问道:“为什么?”
这林家酒楼可以称得上是日进斗金了,少开一天门得少赚多少银子啊?
怎
第105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