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9章 热血铸就爱国情[1/2页]

大国雄飞 长河熠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小飞,你知道吗?当时有一个叫孟泰的老师傅在全国都是家喻户晓的。”周天向林继飞介绍道。
      “孟泰?”林继飞疑问道,“他是谁?”
      周天笑着说道:“说到这个孟泰,那可不是一般人。他原来是钢铁厂的一名普通职工,因为工作认真业绩突出不仅屡次受到上级组织的表彰,还曾经当选过全国劳模,他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勤俭节约。”
      “哦?”林继飞听到这里,心中不禁油然生出敬仰之意。
      “孟泰师傅一辈子爱厂如家,艰苦创业。为了节约制造成本,他经常带领工人师傅翻找废铁堆,建成‘孟泰仓库。”周天感慨的说道,“‘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这句话就是他第一个说出来的。”
      林继飞的心在那一刻被深深触动了,脸上现出了若有所悟的神情。没错,和过去相比,现在的生活条件确实是越来越好了。可是一些人却也将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丢到了一旁。笔管和纸张没有用完,便被扔进了废纸篓;只是因为单纯觉得不可口,就将饭菜倒进了垃圾堆;而那些没有降解功能的塑料袋和塑料餐盒由于随身乱扔,更是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或许人们在顺手丢弃的时候不会想到他们的行为会给环境造成怎样的破坏,但实际上影响却是极为深远的。现在听周天叔叔这么说,他突然意识到,勤俭节约不仅只是简单的习惯,更是维系人类与自然平衡关系的重要纽带。
      “小飞,我再给你讲个故事吧。”周天见林继飞似有所悟,便又继续说道,“一个关于你爷爷的故事。”
      “我爷爷?”林继飞兴致盎然的说道。
      “对,这个故事我也是以前听你爸讲的。”周天拿起汤勺,边给二人舀汤边说道,“小飞啊,你是不是觉得咱们这顿饭看上去挺平常的?”
      林继飞不明白周天的意思,茫然的点了点头。
      周天瞥了一眼林继飞,伸手指了指其面前的碗,示意林继飞喝汤。随后,他语重心长的说道:“可是你知道吗,我和你爸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就连这个也吃不到。那时候的一日三餐除了苞米面大饼子和白菜汤,其他啥都没有。就这样,那白菜汤里还就一点点葱花和豆油,吃上去是一点滋味都没有。可不像现在,你想下馆子就下馆子,你想吃熟食就可以随时买,食物那么丰盛。”
      林继飞‘唔了一声,他突然想起来自己在上初中时,有段时间因为长身体变得特别能吃,每顿饭都得吃两三碗才行。那时候奶奶曾经跟说过,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要是以前爸爸能像他这么吃饭,身体肯定比现在还好。
      “叔叔,我以前听奶奶说过,你们年轻的时候为了省粮要经常挨饿,是不是真的?”林继飞好奇的探问道。
      “你奶奶说的没错,确实是这样的。”周天肯定的答复道,“当时大人每个月的口粮不到三十斤,孩子只有十七斤。你看现在家里偶尔来个亲戚朋友是好事,可那时候,唉……”说到这里,周天实在无法再继续说下去。
      对于出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来说,饥饿这个词一直与他们都是相伴相生的。为了能够吃饱,他们尝试着各种各样的方法,不幸的是却一直收效甚微。而与此同时,这种感觉也深深的刻进了他们的心里,即使是在不用再为吃饱穿暖而发愁的今天,依然如影随形,挥之不去。
      “虽说我们的日子苦是苦了些,不过跟你爷爷他们比起来,也算是比较幸福的了。”周天想到过去挨饿的场景,眼睛里迅速掠过了痛苦的目光,“听你爸说,你爷爷他们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不仅要通宵达旦的搞研发,而且每天都吃不饱。最困难的时候,一人一天只有一个馒头。”
      林继飞震惊的看着周天,作为从小就生活在军用飞机设计师家庭的孩子,他虽然没有从事这份工作,却因为从小便耳濡目染父母和爷爷的工作状态,深知军用飞机设计师的工作强度是非常巨大的,不仅需要具有创作力的头脑还需要充沛的体力,一天只有一个馒头根本不能维持正常的身体需求。
      “一个馒头?!”林继飞轻颤着声音问道。
      周天

第59章 热血铸就爱国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