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说?”徐寿辉顿时惊喜起来,一双鹰钩鼻,配合眯起来的铜铃眼,改善了不少他面孔的刚硬,看着有些像渴望抱孙子的乡下老农,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
张士诚知道徐寿辉只怕是误会了,可是他并不愿意解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自己的目的。于是,他开口说道“而今中原扰乱纷纷,以至于断绝了元军的供应,可是中华大地依然有一处没有切断对蒙古上缴赋税。所以张诚诚希望陛下可以封媛媛与此处。”
“你是说云南,或者四川?”邹普胜立刻明悟了张士诚的意思,这云南只怕是不可能的,那里自古就是流放罪犯的地方,徐寿辉怎么可能将徐媛媛封地封到那里,那就只剩下四川。
想明白了的邹普胜好奇的说“张大帅,张诚诚就不明白了,四川虽然好,可是你在最东方,四川在最西方,你要这封地更本就是一块飞地,很难管理的,这点想必你是知道的,为什么,能告诉张诚诚们吗?”
张士诚略微沉吟一会,舔了舔嘴唇对他们说“张诚诚希望你们可以保密!”
“嗯,好吧!你说”徐寿辉也很好奇,于是,他亲口保证到。
“张诚诚这次最终目的就是四川,为的就是切断四川对元庭的供应,当然了,和张诚诚自身也有关系,张诚诚练功时出了点差错,要去峨眉找灭绝大师医治。”张士诚知道仅仅是切断元庭运输线这样的拙劣借口肯定是不行的,于是就加上自己练功出错这个理由。
当然实际理由大家都清楚,四川自古享有天府之国的盛誉,虽然蜀路难,那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是李太白名句流传了几百年了。可是大家都知道,只要是经营好了,成都平原,那就是一个粮仓。
“哦,你练功出错了,不是骗人的吧!”对张士诚一直都有意见的赵普胜明显的不相信,这么拙劣的借口,好意思在张诚诚面前说,张诚诚这个只知道杀人的愣头青都知道这不过是你想要占据四川的借口罢了。
“来,虽然张诚诚的武艺不怎么精通,可是还是多多少少懂得一些内功的,张诚诚给你看看。”那个黑塔似的赵普胜拉起张士诚的手腕,直接就是一股真气输入。
“什么嘛!真是找的好借口,不就是被强行打通了任督二脉嘛!有什么了不”瘪瘪嘴,正要嘲笑张士诚的赵普胜,忽然脸色严肃起来,他那黝黑的脸庞上那两团卧蚕眉,拧成了一团。
张士诚只感觉一股雄浑厚实的内力,不经过自己的同意就直接灌输进来,经过自己的胳膊直接达到了胸腔的中丹田,然后就是舌尖,在返回,到达了肚脐处的下丹田,其势如奔马,完全不在乎自己能不能承受。
在经过男根处时,似乎怕伤了自己终于慢了下来,然而在男根到达*处时终于停止了嘲笑,变成一小股一小股的通过。
赵普胜的脸色越来越沉重,他小心翼翼的在张士诚的体内内运转了三个小周天,才缓缓的抽回自己的内力。他沉吟半饷,终于站起来,对张士诚说“对不起,士诚,刚才是张诚诚错怪你了。”说完对张士诚弯腰鞠躬。
第一百九十二章
第一百九十二章
张士诚急忙扶起赵普胜,虽然赵普胜的嘴巴很臭,得理不饶人,而且大部分时候都是断章取义,不等查明事实就乱骂人。但是他这种真性情还是很的张士诚好感的。
张士诚的原则一直都是宁爱真小人,不近伪君子的。虽然刚才赵普胜骂自己骂得很凶,可是当他知道是自己搞错了的时候,会主动的道歉,不会像一些伪君子那样,当面是是好好的,背后抽刀就捅。因此见赵普胜给自己鞠躬道歉,也就原谅了他。
张士诚扶起赵普胜,对他说“赵大哥可别这么说,是小弟没有说清楚,怎么能怪大哥呢?”
“呵呵”赵普胜摸摸自己的大脑袋,呵呵的笑了下,对张士诚说“好,既然这样,张诚诚就认了你这个兄弟。”
徐寿辉急忙问赵普胜“赵兄弟,士诚的伤怎样了?”
“张诚诚也不知道,反正他的经脉比正常人宽了四五倍,正常人的经脉在会阴,桥隧等地是有曲折的,可是士诚兄弟全身的经脉是一条直线,而且,在最危险的百汇等地也是这样。”赵普胜抓抓脑袋,继续说“要是还在就好了,他应该看得出来,和尚的武艺,比张诚诚师傅的还要好,可惜了啊!”
是啊!彭莹玉去年在杭州与项普略一道战死了,从此四大金刚变成了三个,虽然后加入的傅友德也不错,可惜再也没有这么好武艺的了。众人都是一阵叹息!
“那士诚这样有危险吗?”徐寿辉只希望再也不要有章节身边的人战死了,虽然张士诚与他刚刚认识不到半天,可是天下做父母的会希望自己的子女出事吗?、
自从知道张士诚与女儿的事情后,徐寿辉就在幻想着张士诚的模样,从以前探子收集的张士诚的画像来看,此人还算可以,虽然不是那种想彭和尚、赵普胜他们那样高达八九尺的身材,但是也是一个勇猛的汉子。
虽然说勇猛在这世上不一定有智谋有用,但是身逢乱世,如果没有自保的本钱,只怕是别人面前的肉。
从中间刚刚与张士诚的接触可以看出来,此人不是像自己了解到的那种一昧冲杀的莽夫。
此前徐寿辉的部下收集到了张士诚的一些资料,由于张士诚是新兴的势力,自己对于他的关注还不够,只是收集到此人在破泰州、兴化时都是身先士卒,冲锋在第一线,甚至在高邮时与元庭淮南司事赵琏对阵时,怒骂赵琏,活活的将一省大员赵琏活活气死在高邮城头,因此,自己手下对于此人的评价是,堪为一将。
第八十四章
其实那些军师们的意思徐寿辉是明白的,就是说张士诚只能够做一个将领,无法统帅全局。
自己这次与张士诚的见面,完全推翻了这种结论,只怕再高邮诸地。张士诚的这种举动是做给别人看的,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自己就要好好的考虑与张士诚的关系了。
一直以来,这些军师、谋士们的意见就是要徐寿辉实行黄老之治:无为而大治,做高堂,垂拱而治天下。自己也知道这是一起起义的兄弟对于权力的划分,自己是什么身份自己是明白的。
以一个布衣之身,坐天子之堂,自己也可以满足了,可是,一旦掌握了权利,那种美妙的感觉是会令人变质的。徐寿辉夜深人静,也会不由的想,自己可不可以将所有的权利都抓在自己的手里呢。
对于一起起义的兄弟,徐寿辉内心的感情是很复杂的,他不排斥兄弟们对于权力的渴望,希望可以共富贵,甚至他将自己手下很大一部分穷苦出身的教徒将领统一的改名为“普”子辈。这是因为,在天完政权里,最早抗击蒙古统治的是彭莹玉彭和尚。这些后来的将领们大多都是彭和尚的后人。
元朝,蒙古族对天下各地实行残酷统治,有蒙古人杀三等的汉人只需要向官府缴纳一只毛驴,就可以免罪。有北方的初夜权。有征马法。最主要的就是强行发布纸笔,而且不能回收。
这时候流传的最广的就像后世被打压前的发论功那样的宗教分别是弥勒教,摩尼教(即明教,)佛教,道教。并且不断的融合最初起始自宋朝的白莲教在韩山童手上诞生。
而彭莹玉,则是弥勒教的菩萨,同时又因为弥勒教吸去了摩尼教的一些教义,也是摩尼教的散人之一。
第一百零六章:投身明教
彭莹玉彭和尚信奉的就是摩尼教,即明教,而且辈分很高,他在十多年前就曾近起义过,失败后被当地民众隐藏起来,彭莹玉秘密的发展大量的教徒。
徐寿辉起义后,这些彭莹玉发展起来的教徒纷纷投身军中,能被彭莹玉当作弟子亲自传功的自然不是常人,就像前一段时间的气功大师王林,能做他弟子的是普通人吗?只怕是连他的“王府”都进不去!
这些人投身军旅后,纷纷展现出了过人的能力,以至于张诚诚们今天看到徐寿辉的历史时,不禁有些疑问??为什么,徐寿辉的手下,大多是“普”字在中间?
第八十四章
其实,这些人都是彭莹玉发展的,后来就按照师门的方式统一的该为“普”字辈了。
见徐寿辉问话,赵普胜急忙说“只要不运用内力与人交手,就不会有大碍,只是··”
“只是什么?”张士诚与徐寿辉同时问道。然后互相看了一眼,两人都有些不好意思。徐寿辉是直接表现的过度关心了,张士诚则是作为一个将领,其太过于注重自己的安危了,要知道在战场上,有时候拼的就是不怕死。于是,两人都互相笑了笑。
“只是,其在会阴至任脉过于宽阔,若运转内力过久,需要双修平息体内激荡的血气。”饶是这个黑塔似的汉子在说道张士诚运转内力后需要与女子交合才能平息体内激荡的血气,也不由的有些羞涩,于是,运用了比较文明的语句,可是在场的那个不是人精,自然明白赵普胜的意思。
于是,张士诚那波澜不惊的脸上不由得出现了红晕,难得害羞的千年老脸皮,也发红了,张士诚只觉得热雪一阵上涌,脸皮不由自主的发烫。
徐寿辉问“可有解决的法子?”
“没有,若是张将军能够加入张诚诚门,张诚诚可以传授给他一个平息运转内力后血气上涌的口诀。”
“哦,按说媛媛是你们的师妹,士诚自然不是外人,只是这本门的口诀自然不便外传,所以,不知道士诚的意思是?”徐寿辉立马拿这个来拉拢张士诚。
对于徐寿辉来说,张士诚是自己板上钉钉的女婿,可是自己手下这些教徒并不会认可张士诚在教内的地位,既然自己想借助张士诚控制将领,那不妨将张士诚也打上弥勒教的印记。
张士诚思索一会,自己想要控制四川,没有徐寿辉部下将领的支持是不行的,况且自己那多年看书的心得,知道徐寿辉最后被陈友谅所杀,徐寿辉的部下中有很多不满陈友谅的人,要么投降了朱元璋,要么是在四川独立。自己虽然要娶了徐寿辉的女儿做老婆,但是,这些靠宗教组织起来的将领们不一定会真心的认可自己,既然可以加入弥勒教,那么以后这些将领念在同门的份上,应该会有几个投靠自己的。这样,既可以打击敌人,又增强了自己实力的主意,自己怎么可以放过。
一念及此,张士诚急忙说“承蒙将军看得起。士诚自然愿意加入贵教,只是媛媛是将军师妹,自然是普字辈,张诚诚若是拜将军为师,似乎在辈分上有些乱套。”
既然要加入弥勒教,那么自己就尽量的争取靠前的辈分吧!这样在人心上,也容易获得认可,倘若以后这些个普字辈的将领要投靠自己,可是自己却是人家的晚辈,那么无论是直接或者他人,在心里都会觉得别扭的。
“嗯,这倒是个问题,自和尚圆寂后,张诚诚军就没有莹字辈的人了。”徐寿辉微微有些伤感。
“此时易尔。”邹普胜捋了捋颌下的长须,登时显得有些风仙道骨“只要张诚诚们以和尚的名义,将张元帅收为关门弟子即可,有张诚诚们几人共同作证,这些教徒自然不会怀疑。”
既然皇帝想要借此拉拢张士诚,那么就大办一场吧!也去去自去年和尚战死后士兵就萎靡不振的晦气。邹普胜在心里暗暗思忖着。
既然要加入弥勒教,那就要大半一场,最起码也要让这些弥勒教教徒们认可自己。张士诚也在心里想着。
“嗯,好!”徐寿辉一锤定音道,“三天后是黄辰吉日,咱们就高土擂台,想教众们宣布吧!”
张士诚急忙按下心思。出口劝导“岳父,张诚诚这次要秘密南下,高邮全境都不知道张诚诚去四川,如果张诚诚的行踪一旦暴露,只怕麾下有些不稳。”
第一百九十三章
“哦”徐寿辉思考一会说“无妨,当年和尚起义失败,在教众家中隐藏了几年之久,只要张诚诚们严令你是秘密南下,并叫他们不要说出你来了的消息,就可以了。只要等你从四川回来,一切都已成定局,量那些跳梁小丑翻腾不起多大的浪花来。如此你可放心?”
第一百九十三章
“嗯,好。就依岳父的来。”张士诚只好同意了徐寿辉的办法,如果在推辞,只怕会在几人的心里留有不快。
三天后,留守在黄梅附近的弥勒教、摩尼教的信徒,天完政权的官员们都来到了准备好的校场里。
在皇帝陛下徐寿辉公布了要将自己的长公主徐媛媛,下嫁与高邮张士诚后,这些沉迷了半年之久的天完国的官吏、士兵。教徒们都纷纷欢呼起来,最近一段时间,天完红巾军被元庭士兵打压的抬不起头来。一个个都情绪低落,直奇怪为什么“天完”比“大元”多了“一宝”,可是怎么却压不过元庭的军队。
现在得知了张士诚要娶长公主时,这些朴实的汉子都纷纷激动起来。一个个噢噢的发泄着内心压抑的郁闷。张士诚是谁,那可是两个月就拿下扬州府的牛人啊!虽然说,其麾下土地比天完国要小得多,可是,按照光复军的扩张势头来看,张士诚是强劲无比啊!
接着徐寿辉出面公布了张士诚军与天完联合的消息,更是惹得台下的士兵一阵高呼,直呼皇帝陛下万岁!看的徐寿辉也激动不堪,最后在徐寿辉的指示下唱着天完红巾军的军歌,迈着激昂的步伐,开出了场地。只留下红巾军的军歌在会场不断的回响着:
风从龙,云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
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
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
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
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才罢手。
张诚诚本堂堂男子汉,何为鞑虏作马牛。
壮士饮尽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头。
金鼓齐鸣万众吼,不破黄龙誓不休。
待这些普通士兵和官吏走后,徐寿辉吩咐亲兵看住会场周围,请出张士诚。
然后。徐寿辉、邹普胜、赵普胜、倪文俊四人联和宣布了彭莹玉的遗言是将张士诚收归门下,列为关门弟子,顿时这些早已经被宗教洗脑,陷入痴迷状态的信徒们吼叫起来。
此时的他们完全不会考虑,为什么没见过,甚至都没有听说过张士诚的彭莹玉,会在临终时宣布将当时默默无闻的张士诚收为关门弟子。
第一百零七章:拉拢赵普胜
此时的他们,满脑子的是对菩萨,或者散人彭莹玉彭和尚的敬仰之情。彭和尚是谁??大名鼎鼎的彭祖。他的话自然是正确的,莫说预见张士诚半年后发达,莫说是上下五千年。那也是通窍明了的!
第八十五章
什么你要说既然彭和尚这么厉害,为什么还死了?张诚诚呸!那是彭祖替天行道,修得正果,羽化成仙了!
······
此时的张士诚、徐寿辉所没有想到的是,假借了彭莹玉收张士诚为弥勒教的“普”字辈后,在普通教众的心里,张士诚的威望直线上升,以至于当陈友谅叛变时,徐寿辉的部下大多都投靠的张士诚。当然这是后话了。
当天晚上,月明星稀,张士诚、徐寿辉一行人酒酣脑热,忽然,赵普胜脑袋一热,当中的两根神经短路了,硬是拉着张士诚要和他比划比划,张士诚推脱不了,只好随他来到院子里。
张士诚抱拳说“师兄,小弟不从练过武术,只是在兄弟们的指点下学习了几招把式,至今不过月余,还望师兄手下留情。”
“张诚诚说小幺,你怎么忒多废话,张诚诚老赵不好这套,来来来,听说你力气不小。来张诚诚们试试!”不等张士诚回话,一拳像张士诚胸膛打来。
张士诚一扭腰,让过这一拳,右手猛地向赵普胜小腹挥去。
“来得好!”赵普胜大喝一声,震得张士诚耳朵发麻,趁张士诚被震的耳朵轰鸣,微微愣神的一瞬间,向边上一挪脚步,避开张士诚打向自己的一拳,马上向前一步,刚才打向张士诚的右拳趁势猛击张士诚背部,左手击向张士诚腹部。
张士诚猛地向赵普胜的怀里走进一步,躲过了赵普胜的双拳合击,双手一左一右的抓向赵普胜的两只胳膊,右腿抬起,猛顶赵普胜的*。
赵普胜后退两步,让过张士诚踢向自己*的一脚,大喝一句“来得好!”两只胳膊顺着因为自己后退而留在自己身前的架势,一左一右的抓住张士诚的两手,张士诚因为在速度与技巧上都不如赵普胜,一下子被赵普胜抓了个正着。
赵普胜见自己抓住了张士诚的双手,左脚前伸一步,顺势就朝自己的左边用力,希望将张士诚抡起来。
张士诚见张家双手被赵普胜抓住,同时又将自己朝右边猛转,于是,右脚横跨一步,双手用力,与赵普胜抗持起来,论力气,张士诚丝毫不担心自己不是赵普胜的对手。
赵普胜狠狠的用了几把力气,发现自己竟然无法将张士诚抡起来,于是运用内力,加重了力气。
第八十五章
张士诚本来很轻松的就抵挡住了赵普胜施向自己,迫使自己像右旋转的力气,忽然,感觉到赵普胜传来的力气渐渐的加重,似乎是运用了内力。一心想知道单凭力气,自己能够达到什么地步的张士诚,于是也不在保留,将一身的力气都用了上来。
赵普胜见自己运用了内力后很快就将张士诚向左边带动,不由得有些兴奋,他其实很看不惯张士诚一直平淡无波的脸,即使张士诚露出笑容时,赵普胜也觉得张士诚很假,可是究竟是怎么回事,自己并不知道,总觉得张士诚与他的皮肉不是一样的。
可是马上,赵普胜就发现使用了两层内力的自己竟然被张士诚单凭自身的力气就抵抗住了,甚至还占据上风。
大惊与张士诚力气之大的赵普胜渐渐的有了想要看看张士诚究竟有多大力气的念头。于是他渐渐的加大了内力运转的多少,三层,相持不下,四成内力终于压制住了张士诚,五成内力终于将张士诚带动起来了,张士诚再也无法站立在地,被自己带动的越来越快的围绕主角转圈了。
张士诚见张家被赵普胜带动的不得不围绕他旋转,只好开口道“大师兄,张诚诚输了。”
“哈哈,哈哈”赵普胜慢慢的停下来,拍着张士诚的肩膀说“小幺,张诚诚用了整整五成内力啊!你究竟是什么做的,怎么这么大的力气?”
“没有了,张诚诚只是天生力气大,从小就大,张诚诚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张士诚回答道,抬手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汉水,看着赵普胜那不喘不急的样子,张士诚就在想什么时候张诚诚也能拥有这么强大的内力啊!实在是打架,偷盗,拦路,居家,抢劫,偷香,的必备品啊!
“哦,”赵普胜回应一声,扭头对跟着出来的徐寿辉几人说“皇上,张诚诚带士诚去房顶玩玩啊!你们继续喝酒,张诚诚们聊聊天,就下来。”说完不等徐寿辉回答,也不管张士诚答不答应,抓着张士诚的腰带,跑动两步,在地上奋力一跃,就登在院墙上了,在一转身子,在院墙上走动几步,又是一跳,就跃上了房顶,而脚下的瓦片丝毫没破。
赵普胜将张士诚放下来,“啪啪”的两声响声,张士诚将自己脚下的黑色瓦片就踩破了。
张士诚急忙小心翼翼的站在两只瓦片中央,脚下的是最少有二十年的黑色小瓦。这种一整个圆柱被从中间剖开分成四片的小瓦,在经历了风吹日晒后很不结实,稍微踩一下就破了。
赵普胜见张士诚畏手畏脚的样子,不由得哈哈大笑。
张士诚连连换了几个地方,都是脚下的瓦片被张士诚踩破,偏偏湖北这个地方盖房子使用的瓦片是双层上瓦,就是在两根椽子只见坐一个,在两瓦只见扣一个,如此密集起来,形成波浪似的屋顶,不像北方地区,是在椽子上铺上芦苇杆,在铺上一层稀泥,上面在放瓦片,这样的瓦片耐压,自己就不会出丑了。
在北方地区,由于冬季降雪较厚,使用泥巴、芦苇。瓦片的方式可以很好的抵抗厚厚的雪层的压力,而且泥巴糊住了整个房顶有助于保暖,因此大部分北方地区都是这种结构的房顶。
可是湖北属于半江南了,冬季不会有太大的雪,自然不需要这种方式。虽然采用糊泥巴的方式可以节省一半的瓦片,但是湖北每年梅雨季节都是细雨绵绵,采用糊泥巴的方式很容易漏水,故而江南地区的房子大多是这种一仰一扣双层瓦片结合的方式。
张士诚见赵普胜呵呵,哈哈的笑个不停,一赌气,一屁股坐在房顶上,哪管压碎了多少瓦片,他张嘴对赵普胜说“大师兄,既然你喜欢笑,张诚诚就给你讲个谜语吧!”然后不管笑的前仰后合的赵普胜,直接开口道“方方正正一张床,精光俩人睡床上,老婆半夜去尿尿,老头怎么不知道。打一个东西。”
第一百九十四章
第一百九十四章
赵普胜止住了笑,回忆了一下张士诚的谜语说“小幺,你怎么这么色呢!嗯,一张床,俩人,尿尿,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思考了半天,好奇的问张士诚道“是什么?张诚诚猜不出来。”
“哈哈哈哈”张士诚大笑一会说“你脚下的东西。”
“张诚诚脚下,鞋子?”
“真笨!瓦片,准确的说是上在房顶的瓦片。”
“为什么,这好像和谜语无关啊!”
第一百零八章:挖墙脚
“笨蛋!但看一面房顶是不是方方正正?”
“嗯”!
“精光俩人,就把他看成是一仰一扣的瓦片,可以吧!仰着的瓦片,像不像那事时的老婆。半夜尿尿,是不是像下雨时候那仰着的瓦片?”
“是有点像。”赵普胜挠挠脑袋,回答。
“那趴着的瓦片,是不是像老公,下雨了,仰脸的瓦片流水,趴着的瓦片怎么知道?嗯!”张士诚挑挑眉毛,拖长了腔调。
“啊!哈哈,哈哈!哦!呵呵,呵呵!····”
老半天,赵普胜才喘过气来,“真有你的,小幺,你太有才了!”
“哈哈”
“呵呵”一阵阵笑声从房顶传出去,回荡在黄梅的街道上,回荡在初夏的夜空里,回荡在萤火虫纷飞的夜色里。
“小幺,你说着天下,会被你张诚诚改写吗?”过了一会,赵普胜忽然有些伤感,他即似在问张士诚,又好像是在自言自语,脸上也满是落寂之色。
“会的。一定会的!”张士诚斩钉截铁的说,好像在安慰赵普胜,又似乎在给自己打气“天下纷扰,终究有张诚诚们的一席之地!赵大哥,宁愿站着死,不做跪活人啊!”
“说得好,小幺,宁愿站着死,也绝对不苟且偷生!张诚诚赵普胜对天发誓,有生之年,一定要推翻元朝,消灭鞑子!”赵普胜站起来,激昂的说道。
“嗯!”张士诚坚定的回应一句。
赵普胜开头唱起了军歌“风从龙,云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
张士诚也附和着唱道“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
赵普胜看来张士诚一眼,两人一起高唱“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
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
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才罢手。
张诚诚本堂堂男子汉,何为鞑虏作马牛。
壮士饮尽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头。
金鼓齐鸣万众吼,不破黄龙誓不休。······”
接着赵普胜说“听说你们的军歌是写岳飞的,很有气势。可以教教张诚诚吗?”
“嗯,是的,那是在刚起义的时候编写的,这首歌一两个人没气势,如果有几万人唱起来,那气势是很恢宏的,张诚诚教你唱啊!如果那天,你想来高邮看看,张诚诚带你去军营听听士兵们的合唱,那才叫气势!你挺好了,张诚诚要开口了”说完看了赵普胜一眼,自己暗示的很厉害了,只要你到张诚诚的地盘来,可以让你独立成军,反正老丈人如果不改变的话,几年后就要被陈友谅杀死了,那么自己就先悄悄墙角吧!
第八十六章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张诚诚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张诚诚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张诚诚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熟悉的旋律从张士诚的嘴里唱出来,听到后来,被这简单激昂的语调感染的赵普胜也不由得跟着哼唱起来。
后来,被这动听的流行音乐吸引,徐寿辉三人也出来了,招呼士兵搬来梯子,爬上房顶,一起哼唱起来。
张士诚在连续唱了几遍后,几人已经记住了歌词,说实话,张士诚的五音真的不全,但是这首歌曲将百十年前的武穆岳飞的一生讲解的是淋漓尽致,见一首曲子竟然将岳飞一生的事迹都讲出来了,自然是群情激昂。
岳飞是谁啊!抗击金军的民族英雄,在这些草莽汉子的心中,实在是排在第一位的。至于后世关羽排名第一,在这时候完全没有岳飞出名,毕竟岳飞是抗击外族侵略的民族英雄,关羽不过是分裂祖国的罪人。
这时候多灾多难的神州大地,与宋时的金军侵略是多么的相像。
在后来,被这首歌吸引的天完将领越来越多,声音嘶哑的张士诚只好,将随自己西下的伪装成普通船员的光复军士兵召集过来百十人,就在这初夏的小院子里搞起了大合唱。
天完政权在黄梅的将领几乎全部过来了,他们跟着光复军一起唱起了歌颂岳飞的歌曲。
第八十六章
在得知这首歌的名字是《精忠报国》后,徐寿辉果断的下令,将这首歌定名为天完军的武将之歌,要求各地的天完士兵们都要将它视为第二军歌来学习。
张士诚的无意之举,使得光复军得到了天完士兵的认可,为以后徐寿辉被害后天完将领投奔张士诚埋下了伏笔。
张士诚在黄梅呆了五天,在获得徐寿辉将四川作为徐媛媛的封地后,率领船只继续西进,随行的增加了天完的两个高级将领傅友德和丁普朗。
元末明教起义军徐寿辉部将,与邹普胜(总司令)、丁普朗(狂人)、赵普胜(双刀无敌)、傅友德(从来没有打过败仗)合成天完政权后期四大金刚。
后陈友谅设计以图谋不轨的名义除掉了赵普胜,丁、傅二人见势不妙转投朱元璋。
后在朱元璋与陈友谅鄱阳湖水战时为替结义兄弟赵普胜报仇,漏出了狂人本性,他在自己的船头树起七尺白布,上书八个大字“旁人不问唯诛九四”,因为传言陈友谅小名为陈九四,这意思就是说,老子只找陈友谅算账,无关人等都闪一边去。他率领自己的战舰冲向敌阵。此时正是朱元璋败退的时候,所以他的攻击带动了军队的士气,使得朱元璋能够撑到决战的时候。丁普郎却只是匹夫而已。他左冲右杀,不但无法接近陈友谅,自己还被团团围住。性命不保,却也相当悲壮,明史记载,他身受重伤,头已经掉了,人还拿兵器稳稳站立,陈友谅的士兵以为天神下凡(首脱犹直立,持兵作斗状,敌惊为神)。
傅友德本来是跟随萧县芝麻李在徐州一带作战的,去年徐州城北脱脱攻破,芝麻李被杀,傅友德率部西下,被徐寿辉挽留,遂效忠于天完。
在这里与历史拐了个弯,本来是傅友德跟随李喜喜投靠刘福通的,结果由于意外转进到徐寿辉的领地,徐寿辉见两人勇猛,伸手招揽,傅友德见徐寿辉为人仗义,就投靠了天完,李喜喜继续北进,投靠了刘福通。
五月十四日,张士诚乘坐的船队到达了成都城外。
本来张士诚西上只有一艘船,一千八百名士兵打扮的水手,后来傅友德、丁普朗随张士诚西进。两人带领了五千士兵,张士诚只好又在沈万三的商队里又征收了两只船,因此随行的船队已经是三艘大商船了。
船队自巫峡入川,过巫峡就是奉节、万县、中州涪陵就到了成都。由于张士诚担心高邮的形势,因此船队在经过三峡、成都都没有停船,直接在码头附近补充的食物之后,就直接来到了泸州,然后顺岷江至上经徐州,过犍为来到了嘉定州的乐山处。
乐山,古称嘉州,成都平原南部中心城市。历史上属古蜀国,有“海棠香国”的美誉。乐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坐落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汇处,北与眉山接壤,东与自贡、宜宾毗邻,南与凉山相接,西与雅安连界。说道乐山可能有些人不知道,那么提起乐山大佛应该都听说过了。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
乐山大佛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张诚诚国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摩崖石刻并非是石窟艺术)。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大佛两侧断崖和登山道上,有许多石龛造像,多是盛唐作品。凌云寺右灵宝峰上,现存一座砖塔,塔高十三层,造型与西安小雁塔相似。寺左江中一孤峰卓立,名乌尤,即秦所凿乐山离堆,上有唐创建乌尤寺,以及相传汉郭舍人注《
第129章 :相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