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印章,玉儿心下大喜,有了这个,以后就可以发号施令了,利用好了,完全可以为自己攫取巨大的利益,把印章放到怀里放好。玉儿最后再看了一眼咸丰皇帝的尸体,流露出了一丝不舍和后悔,最后一扭头,快步走了出去。
是夜,咸丰十一八月二十二日,太医宣布,咸丰皇帝积劳成疾,肺病严重,不幸殡天。咸丰皇帝驾崩,享年三十一岁,葬于定陵。
咸丰死后,按照咸丰死前召集众大臣立下的懿旨,同时按照祖制,众大臣一致同意由大阿哥爱新觉罗·载淳继位,翌日,载淳即位,在热河宣布登基,拟定年号“祺祥”,而那一年载淳才刚刚六岁。
咸丰皇帝生前召集户部尚书肃顺,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协办大学士及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瀛等人,命他们协助新皇共理朝政,号“八大臣”。
因载淳年幼,不懂政事,所以朝政实际在八大臣的掌控之中,他们握有真正的实权,众大臣也以八大臣为首,为他们马首是瞻,皇帝载淳只是每日上朝,可是奏折批改,圣旨下达,皆由八大臣代劳。
而这八大臣,以肃顺为首,一直对咸丰皇帝之死持有疑虑,觉得内有隐情,虽说咸丰终日沉迷鸦片鹿血,又迷恋女色,身体日渐不支,但终究是壮年之躯,为何一夜之间暴毙身亡。
又素闻懿贵妃心狠手辣,在后宫之中排除异己不择手段,被先皇知晓后,被冷落多时,已然失了圣宠,但是先皇一去,于她而言,好处最大,是以八人一直怀疑此事与玉儿有关。
可惜苦于没有证据,此事颇难查证,没有证据,更是无法直接指责皇上生母,否则就是大逆不道之罪。
所以八人虽然没有证据,不能直接对付玉儿,但是他们掌握实权,是以表面对玉儿恭敬有加,但是实则不断排斥,朝野之上,后宫之中,处处排挤,打压她的权势和地位,不让她一朝得势。
因为八人商议,懿贵妃虽为皇上生母,,是以不可称为皇太后,只可以太妃相称,如此才合理法,循祖制,依旧例,否则就是违背祖宗,违背礼法,实在是万万不可,只是这些借口,亏他们想得出来。
朝臣皆以八大臣为首,是以朝臣纷纷附和,祖宗礼法不可废云云,小皇帝又年幼不懂事,虽然想立自己母后为皇太后,奈何众大臣意见一致,抵死不从,是以日日讨论,群臣日日进谏,数日后,总得依大臣们之意。
这可把玉儿给气坏了,初听之时,她只是冷冷一笑,心想这八个人还真以为自己比皇帝还大了?自己可是皇上的生身之母,哪有不立自己为皇太后的道理,只要皇帝一句话,这些大臣纷纷都得闭嘴。
可是数日的讨论下来,居然生生的没有让她拥有一个皇太后的名分和权力,居然真的按照八大臣的意见,搞了个什么皇太妃出来。听到这个消息,玉儿当时就砸了茶碗,直接摔在了报事太监的头上,直砸了个头破血流,可就是不敢吭声。玉儿气得浑身发抖,心下大恨,好啊好啊,你们八个还真是反了天了,本宫连先皇都敢杀,连先皇都阻止不了本宫,你们算什么东西,真以为自己是皇帝说了算了啊。
又随手扔了个茶壶之后,玉儿才慢慢冷静了下来,挥了挥手让太监下去了,太监流了一地的血,摇摇晃晃好不容易起了身,就告退下去了,生怕多呆一分钟。
玉儿坐在椅子里,心里盘算着该怎么办。一抬眼,看见了刚才太监流在地毯上的血,颜色鲜红,直刺人的眼睛,正看着玉儿眼里又闪过一丝寒光,心想连皇上本宫都敢毒死,这八个人就是皇上养的八条狗,还反了他们了,不如一不做二不休,想个办法把他们都杀了,永绝后患。
想到这里,她又找来了小安子,把想法说与小安子听,让小安子与她一起想想主意,怎么才能设计杀掉这八个人,让他们不再挡自己的道,让自己可以顺利登上皇太后之位。
小安子不愧为玉儿的心腹太监,不多时,二人合计之下,一条毒计又被商议出来,而且二人觉得事不宜迟,要抓紧实施。此时的烹雪扫梅二人,倒不如这小安子贴心受重用了。
让小安子下去好生准备,玉儿坐在椅
第139章 :尊为太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