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紫禁城内
      在玉儿离开皇宫的第二天,在朝堂上的咸丰脸色铁青的坐在龙椅上,生性暴躁的年轻皇帝,最烦别人触及他不高兴的事,看着朝下众臣,咸丰的年轻的,却因纵欲过度的脸上,全是不耐,他眼皮松驰略有浮肿,与他那本很漂亮的眼睛很不相称,使他看上去竟不像一个才二十出头的年轻男子。
      而站在咸丰身边的胡公公心里直捏冷汗,他跟着咸丰很多年了,是宫里的老太监,对这个皇帝的性子极为了解,见此时情景,只怕皇帝今儿的心情不会好到哪里去了,这不是为难他们这些奴才么!皇上的心情不好,在他们的眼里,比任何天大的事都重要!
      不知道那些个言官是说错了什么药,今儿早朝居然都叫他封太后;他来上朝时心情还是不错的,谁想大清早的,才说了句“有本奏来,”还没听到些正经事,就见到这几个言官提他最恨的事——封太后。他只气得七窍生烟,只差命人拉这几个老东西出去砍了;偏偏清例律,言官是不能杀的,咸丰气得只能坐在龙椅上,钢牙咬得“咯咯”响。
      “封不封,是朕的家事!再说,从来没有非皇后或生母封太后的理儿!”咸丰死死的捏紧龙椅上的龙角,咬牙切齿的对那些言官发着脾气,恨恨的盯着朝下的言官,恨他们那张不能撕掉的嘴。
      “回皇上,此言差矣。皇上是天下的皇上,皇上的家事,也是天下的事!”一个老言官站出来说到,下巴上的山头胡,还有花白的头发,还有那一本正经的表情,就知这个老言官是个书呆子之流。
      “你!”咸丰气得不行,自己是皇上,怎么会被这个死老头说得还不上嘴,让他的龙颜往哪里搁?
      “禀皇上,不知道刘大人,不是不和内宫有所勾结?不然,怎么会一而再,再而三的管起皇上的后宫的事来了?”肃顺见时机成熟,从列班中站出来,低头拱手,却是看也不看那姓刘的老言官一眼,声音洪亮的对咸丰说到。
      “肃顺大人,此言差矣。下官身为言官,本就是要对皇上、大臣们所做出的事做出表态,以及提出意见;虽没实权,但,这是下官的职责所在!”那个叫刘大人的言官并不买肃顺的帐,脸色都没变一下。
      “哦?刘大人,你自己都说了,你自己是没有什么实权,那么,是不是有些有实权的人,要你这么做的呢?”肃顺正想把话题往这上面引呢,没想到这个老书呆自己就把话头说了出来,心底暗笑,顺着他的话往下接。
      “好大的胆子!我大清,最恨的就是结党营私!你说,你和谁是一伙的?”咸丰一听这话,这还得了,先不管肃顺是不是解了他的困,只一听这话头里有结党之嫌,不由不发火。
      “臣,并没有和谁是一伙的。”刘大人诚惶诚恐,跪到在地,头如捣蒜。
      “行了。你在朝上所提之事,以后再议。至于你嘛,刘大人年事已高,不如早些回家颐养天年吧!”咸丰脸色缓了下来,对着刘老言官摆摆手,趁机把要封太后

第67章 :前朝暗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