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8章 二人论道[2/2页]

锦衣三国 十八掌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只不过在阳翟一地,便有诸多士族的反抗,若是推行到别地,恐怕并非那么容易的事情!”冯信苦笑一声,虽然长社士族确实起了一个好头,但是想要别的地方的士族都如同长社士族这般,也并不现实!
      况且,阳翟本地的事情还没有弄好,若是贸然推向全郡,万一到时候起了大的变故,恐怕就不太好收场了。
      尤其颍川距离洛阳太近,这里一旦发生什么大事,洛阳会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到时候自己曾经得罪过的那些士族,一定会在天子面前诋毁自己。
      “大人不试试怎么知道,况且天下熙熙攘攘,其中皆是利益,大人只要走三步路,第一在阳翟顺利推行,第二在长社顺利推行,接着便可直接在颍川各地推行,就算有一两处的反对,也成不了大事!”此时,高磊的胸中,展露出比冯信更加有信心的气势,冯信不禁苦笑。
      自己毕竟是来自后世,所谓高处不胜寒,若是成了天子,真的就变成了寡人,也是冯信所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对于管亥与徐晃,在没有外人的时候,冯信与他们皆是兄弟相称,唯有徐晃认为不妥,他觉得上下尊卑,乃是天经地义之事。
      冯信同样想与高磊成为友人,而不是简单的君臣,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得到高磊的认可。
      握着高磊的手,冯信点点头,“仲护说得不错,那其二乃是什么?”
      听了冯信的话,高磊面露一丝苦笑,“大人!”
      高磊刚刚想说,便被冯信打断,“仲护,没有外人的时候,直接叫我守义便可!”
      高磊看着冯信的目光有些感动,冯信这番表态,不像做作,当下便点点头说道,“守义,其二便是显得有些上不了台面!守义你可派人在颍川边境开始招纳流民,将四周的流民都招纳进入颍川地界,同样这也会给颍川各地的地主带来压力!”
      对于高磊的想法,冯信大致明了。高磊的一番话,如同醍醐灌顶一般,将冯信的整个战略的方向,进行了调整。甚至还提出了加快自己田亩制度实行的具体措施。
      “不知仲护想要颍川郡内什么职位?”冯信决定将高磊留下,这一番谈话,已经充分证实了高磊确实胸有乾坤,对于如今的时局有着清楚的认识。
      而高磊的加入,也能暂时性得扭转冯信没有谋士可用的局面。虽然荀谌也有才能,但与荀攸等人不同,荀谌的这份才能,更多的体现在日常的案牍处理之上,作为长吏,荀谌无疑是非常称职的,但荀谌尚且做不到给冯信出谋划策的地步。
      可能是因为荀家还没有决定真的投向冯信,或者荀谌真的在这方面没有所长。
      不过因为荀家的缘故,冯信在一些敏感的问题上,首要的参考意见,也不会是荀谌。
      如今,若是高磊能够加入,便能够略微缓解冯信在人才上的不足。高磊虽然出身颖阴,但是寒门出身。冯信的政策,对于寒门的影响很小,而高磊也能够真正站在冯信的立场,为冯信考虑问题,来自高磊的建议,冯信也能更加放心听从。
      不料高磊却摇了摇头,笑着朝冯信说道,“山野之人,已经习惯无拘无束的生活,若是让我担任某个职务,才会是我的钳制!”
      “那仲护的意思是?”冯信有些不解得看着高磊。
      “守义,我不为官,也是避免在具体政策的实行上,我等会有冲突之处,况且所谓局中者迷,我站在外人的角度,才能更好得看清冯信你政策的利弊得失。守义若是看得起仲护,便在阳翟赐仲护一套宅院,若是守义有需要,便召我前来便是,我必然倾尽全力为守义谋划,至于为官,非仲护所愿!”高磊笑着朝冯信说道。
      冯信盯着高磊看了很久,这才开口说道,“莫非仲护是担心若是信有朝一日泰山封禅,会行鸟尽弓藏之事?”
      高磊摇了摇头,默然无语,冯信也不知道他心中到底想着什么。
      无奈,冯信只要笑着摇了摇头,“也罢,既然如此,信也不强求,仲护在太守府内暂住上些时候,信便择日为仲护寻一良宅!”
      高磊这才笑着点点头。
      等到高磊退下,冯信便将荀谌唤来,将之前与高磊的一番商议,告诉了荀谌。
      “友若便按照这些办法去做,至于粮食的问题,我倒是有一个计划,朝那些愿意参与田亩制度的世家借粮,等到来年收成了,便按照利息还给众人!”
      既然边境也要开始招募流民,这边境的士族,冯信自然是要争取的。

第118章 二人论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