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的时间,冯信等人便再次回到了阳翟,住进了郡守的府邸。
第二天,冯信令管亥等人,护送蔡邕回到陈留,之后便返回洛阳。这是北军士兵,并不能离开洛阳太长的时间。
而阳翟郭家,在郭家的宅院内,宴请了冯信。
郭家郭群作陪,冯信的身后站着徐晃。
如今颍川十室九空,也就这些士族富足一些,只不过就算如此,由于战乱,这些士族的佣户也诸多逃走。
熟悉了几天太守的日常职务之后,冯信开始按照他自己的施政方针,开始了布置。
在古代,这是一个以土地作为生产力的时代,冯信的想法很简单,便是耕者有其田。唯有让土地有人种,一个地方的税收才会增加。
由于黄巾之乱,颍川地区的人口锐减,许多的土地都已经荒芜,甚至许多属于士族的土地,都开始荒废。
冯信暗中观察,这些士族,在黄巾之乱后,都开始招募农夫,种植土地。
既然如此,冯信也可以实行这种做法。
只要土地有人种植,这些土地上面有收成,便能够有收入。
农民有了收入,他的税收也就能高起来,而税收高起来之后,他才有钱,供养士兵。
如今,整个颍川的郡兵也就在千把人,这还是因为黄巾起义之后,才开始招募。
而冯信的目标,便是在董卓进入洛阳之前,将颍川的郡兵数量,达到一万。
虽然荀攸没有答应成为冯信的郡丞,但荀谌在王允还在豫州的时候,便已经成为了郡丞,此番冯信便将招募农夫的任务,交给荀谌。
“大人!”荀谌来到郡守府。
“友若来了!”冯信很客气得将友若请进来,“如今我为太守,不知友若有何施政上面的建议?”
虽然自己来自后世,但在治理一郡之地的问题上,冯信可以说一点经验都没有。
因此,冯信决定大的方针由自己来确定,而具体的实行,便交给下面的人,自己复杂监察便是。
“大人!”荀谌面色有些难看,“如今土地荒废,几年府库已经没有多少存粮了,当务之急,便是解决土地上面的问题!”
“不错!”冯信点点头,“不知友若有什么建议!”
在说出自己的看法之前,冯信想先听听荀谌的建议,也许他的建议,可能比自己更好。
“大人!”荀谌皱起眉头,“这个问题,谌曾经考虑过,不过是如同以前的办法一样,减少税负,争取让农夫能够早日回归农田!”
听了荀谌的话,冯信苦笑起来,这个方法,在这个时候虽然有成效,却见效太慢。
“友若,这方法自然是可以,只不过如今民失其地,这个法子太慢了!”
“不如这样!”冯信继续说道,“由郡守组织开发农田,另外将无主的田地收归政府所有,所有愿意来种植的农夫,郡守提供农田,而农夫耕种之后的税收,直接向郡守缴纳!”
&nbs
第106章 颍川施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