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一十二章边让死了?是谁想栽赃嫁祸给我,我饶不了他![2/2页]

三国:我,曹家长子,大汉慈父! 凤雀吞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音落下后。
      曹操更是右手握拳,从高处重重的向下虚锤了一记。
      “好!死的好!”
      “这等心胸狭隘,无能无德之辈,就该叫他这般好死!”
      “我儿果真信人也,说了兵不血刃,杀他于无形,果真言出必践!”
      曹操双手接连比划着。
      就差大笑出声了。
      他能不感到兴奋吗?
      之前边让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辱骂他,甚至侮辱他的祖父,这等仇怨,岂是一天两天能忘掉的。
      曹操只是隐忍着不说。
      并不代表他不记仇。
      之前若非有曹昂的劝说,帮他以理性阻止了莽撞的行动,恐怕边让早就已经是一具尸体了,都不用等到今日。
      ……
      在兴奋地挥舞了两下后。
      曹操突然想起一事。
      赶忙追问道:“那个祢正平你打算如何处置,可有妥善解决之法?”
      “倘若你不好安排,交给为父来处置也是一样的,务必要保证他守口如瓶,不能对外透露和我们有关的半个字,否则恐适得其反。”
      曹昂知道曹操是什么意思。
      但他只是摇头否决。
      “此人行事乖张,父亲不必担心他走漏消息,便是有人拿刀架在他脖子上,他也足可守口如瓶。”
      “况且他才帮了我们如此大忙,咱们反手却要他性命,那岂不是过河拆桥,孩儿心中实在过不去。”
      听到曹昂的确凿判断。
      曹操脸上挤出一丝笑容。
      随后点头言道:“既然此人靠得住,那一切就随昂儿你安排便是。”
      “为父也不是什么心狠手辣之辈,如我这等良善之人,又岂会随意害了对我的有功之辈呢?”
      对于父亲曹操这番言语。
      曹昂简直无力吐槽。
      只能撇了撇嘴巴,不再回应。
      ……
      在离开了刺史府后。
      曹昂并未去往别处。
      而是派人将张邈和陈宫找了来。
      在会客的偏厅中等了没多久,曹昂就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而且步伐非常沉重,显然来人心思也如脚步一般。
      很快曹昂便看见了张、陈二人。
      如同曹昂所预料的一般。
      这二位脸上满是焦躁之意。
      只是正当他们准备开口,对曹昂兴师问罪时,曹昂径直将一物丢了过去。
      “啪!”
      一卷厚厚的竹简落在了桌案上。
      “孟卓叔父,公台,不管你们想说什么,可以先看看卷宗上所写的。”
      “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此事和我以及我父亲无关,有些话您二位还是想清楚了再说,可别平白无故,给咱们之间增添了诸多误会。”
      张邈和陈宫的话头顿时被堵住。
      一时语塞,什么也说不出来。
      愣了半晌后。
      还是陈宫上前几步,将那份竹简抱了过来,随后展开,与张邈一同观望上面的文字。
      随着满宠在卷宗上,所记录的诸多详细细节,不断进入二人的眼中。
      张邈和陈宫的神色那是阴晴变幻。
      好似打翻了染坊的染缸一般。
      什么颜色都有。
      ……
      如此良久。
      张、陈二人才放下手中的书简。
      在面面相觑了一番后。
      张邈咽了一口唾沫,接着语气有些干涩,略带几分艰难的问道。
      “子?,这祢衡是何许人也?”
      “啪!”
      曹昂两手一拍。
      随后做摊开状。
      “您问我,我也不知道问谁啊,我哪里知道什么祢衡祢正平。”
      “事发之时,我正好在从定陶县赶往昌邑县的路上,一进城就得知边让死了,当真是觉得莫名其妙。”
      “我现在都怀疑,有人故意找来了这个名为祢衡的家伙,将边让气死之后,好把事情嫁祸给我曹家。”
      “毕竟谁都知道,当初边让与我曹家之间有所仇怨,可我分明是答应过不再寻他的仇,这不是栽赃嫁祸吗?”
      说到这里。
      曹昂摆出一副恼怒的姿态。
      忍不住在桌案上捶了一下。
      “这人真是用心险恶,想要蓄意破坏我等之间的关系,别让我知道他是谁,否则我一定要他付出代价!”
      “孟卓叔父,公台,您二位若是对此事还有所怀疑,那尽管动用你们的人手去查。”
      “所有和这桩案子有关的人和物,全部都封存在那儿,你们大可以再领人过去查看一番。”
      “还有这祢衡,倘若你们觉得他是气死边让的罪魁祸首,是杀人凶手,你们也可找他寻仇,我绝不过问!”
      ……
      张邈和陈宫对视一眼。
      彼此嘴皮子嗫嚅了几下。
      想要说些什么,却又无从开口。
      过了许久。
      终究是听到二人之中,不知谁发出了一声长叹。
      紧接着曹昂便看见,张邈和陈宫对自己躬身拱手。
      “子?,再派人去查,我看也就不必了,我们当初既然约定好了,那就是信得过你。”
      “况且卷宗、物证、人证皆在此处,我与公台即便是再也不愿相信,也由不得我们二人胡搅蛮缠。”
      “至于去找祢衡寻仇,那就更是戏言了,边文礼是辩经落败之后,气血冲头,心血枯竭而亡。”
      “这是他技不如人,气量不够,实在与他人无关,我们若是去找祢衡寻私仇,恐怕会落得天下人耻笑,且让他速速离开昌邑吧。”
      到这个时刻。
      张邈和陈宫,其实基本上是发自内心的,相信曹昂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一来满宠此人他们是知道的。
      判案决断很有一手,而且公正严明,为人肃然,不畏权贵,眼里向来容不得沙子。
      如果当真有蛛丝蚂迹指向曹家父子,那满宠绝对不会视而不见,甚至说在卷宗里写下这样的内容。
      再加上边让的情况,以及卷宗上所描绘的祢衡的性子,这种种结合起来,让张邈二人觉得,这就是一桩巧合。
      只能说边让命不好。
      反正他们俩已经尽力了。
      都已经为了那家伙豁出去脸面,才换来曹昂答应不杀他。
      眼下总不可能还为了一点虚无缥缈的可能性,就与曹昂翻脸,让一切前程和未来付之东流吧。
      如果这件事情中,当真有曹操父子二人插手的痕迹,那他们说不定会怀恨在心,等待时机反咬一口。
      可眼下不存在这样的可能性,那真没必要打擂台,唱反调。
      逝者已逝,生者长已矣。
      文礼兄还是一路安息走好吧。
      ……
      当天夜里的宴会之上。
      整体氛围还是相当融洽的。
      毕竟大军是得胜归来,解决了兖州所遭遇的巨大危机,岂能不喜?
      只是宴会的从头到尾全程中。
      不少人都时不时,用略带一丝异样的目光,悄然打量着坐在最上面的,曹操和曹昂父子二人。
      大家在进城之后,就都根据自己的渠道,得知了边让已经一命呜呼的消息。
      他们手中没有什么卷宗。
      更不会有人亲自向他们解释情况。
      因此只能根据自己了解到的只言片语,对边让之死多有猜测。
      而在看到以张邈、陈宫为首的陈留士族,对这件事情毫无反应,完全不存在任何怨念,甚至照常在宴会上,与曹家人有说有笑的模样。
      众人便感觉不寒而栗。
      兖州果然是曹家人的兖州!
      曹操这位兖州牧,恐怕比过往任何一位兖州军政一把手,还要来得更加具有威势和权力。
      不仅能带着大家打胜仗。
      还能压服上下人心。
      这是从精神上和实质上,对整个兖州实现了高度统治。
      如此观察得来的现象。
      让不少在战后有些蠢蠢欲动,心里打着小算盘,小九九的各方势力头目。
      都暗自熄灭了心中的想法。
      曹家绝对惹不得!
      否则当真就是找死了。
      而且找死还不会有人替他们出头,挫骨扬灰,也是白白送命。
      往后大家还是老老实实的,拥护曹操这位兖州牧,全力拥护他对兖州的统治,跟着一块吃肉喝汤。
      就别想着再起什么歪心思了。
      ……
      曹昂并不知道,自己带有复仇性质的一招,反倒还起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令兖州上下的人心更加凝聚了。
      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在宴会结束过后。
      曹昂领着已然有些兴奋的曹休,前去面见自己的父亲。
      ……
      ?月票??推荐票?

第二百一十二章边让死了?是谁想栽赃嫁祸给我,我饶不了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