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的,吃好了,我来帮妈打下手!”
林娟知道孙女最不喜做厨,她说:“你能做什么?还是乖乖回屋睡一觉,坐这么久的车不累吗?睡足了晚上有精神看春晚,我跟你妈两人忙厨房就够了。”
……
晚上六点准时开年夜饭,何玉沁把最后一道菜摆上桌,一共十菜一汤,鸡鸭鱼肉样样有,就宣布:‘开饭了!”
茉莉馋得一个劲大叫:“哇,好香啊!”
东方庆宜说:“要六套餐具吧。昌明那一套也摆上。”
一家人的脸色凝重起来,个个都沉默了。
茉莉陡然心酸,她嗯了一声,转身就跑去厨房拿餐具,可她在转身的一刹那,她的泪水便涌出来,怕亲人们发现,边走边把泪水给擦掉了。
再回来时,她已经恢复了情绪,把碗筷子都摆好,在哥哥东方昌明常坐的位置上,也摆上一只碗,一双筷子,一个喝酒的小杯子。
东方昌明并不好喝酒,但年节大家团圆时,家里习惯每个人都喝一小杯来庆贺。但他永远都无法回家和亲人们团聚了。
六年前,东方昌明考取某大学的工程管理专业,是乡里第一名重点大学的学生,父母问他为什么要选择此专业。他说:我国近年飞速发展创造了许多中国奇迹,其中超级工程震惊全世界,被誉为基建狂魔,我觉得这行业的发展很有前景,成为光荣的一名工程人员!
当他大学毕业时,正逢征召去南海建设的工程志愿者,他了解到那是一项填海造陆、开疆阔土的大工程,在南海打造一艘艘不沉的航空母舰,对于夺得国家的海上话语权,为国家建设起强大海防有十分重大意义,虽然也清楚那样的工作充满艰辛,甚至会流血牺牲,他也义不容辞的加入这个行列。
不久,东方昌明不幸在南海建设中付出年轻宝贵的生命,战友们为他和牺牲的同志们建起一座纪念碑,他的遗体征得父母的同意,就永远安葬在祖国最南边,永远守护着祖国的南大门。
家门口的那块光荣之家,是国家为了表彰东方昌明派人送来的牌匾,不论是父亲母亲,还是爷爷奶奶,他们心里何尝不为失去心爱的儿孙而悲痛,但都表现得很坚强很达观,在前来安慰的干部面前没有掉泪,也没有提任何要求。
东方鲲代表家人说:“昌明是国家的人,是祖国培养教育他成才。当祖国需要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时,他勇敢的挺身而出,我们一家人为他感到自豪!谢谢政府关怀,我们全家得益于党的政策好,生活很幸福,无需特别关照。”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上,茉莉给长辈们都倒上了一小杯酒,最后也给哥哥倒上了一杯,大家第一杯先祭奠东方昌明,然后再倒满第二杯,作为家里最年长的长辈,爷爷东方庆宜带头说祝福语,作为老农民的他说话很朴实。
“我今年也有七十岁了,和老伴一起生活五十多年什么苦都吃过,困难时期还吃过草根,挖过野菜,大冷天还住过四面漏风的破土房。但总算苦尽甘来,儿子媳妇孝顺,儿孙都有出息,生活越过越好,我真没有什么不满足的,只希望我们一家人就这样平平安安的过下去!”
第13章 一家团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