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雷倩倩还要弄清楚一个问题。
养老院部分老人身体的不适,到底是“职业病”的范畴,还是应该进入“工伤保险”的行列。
随着走访和调研的深入,这两个问题便不可避免地交叉出现了。
“工伤”亦称“公伤”、“因工负伤”,即职工在生产劳动或工作中负伤。
根据国家规定,执行日常工作及企业行政方面临时指定或同意的工作,从事紧急情况下虽未经企业行政指定但与企业有利的工作,以及从事发明或技术改进工作而负伤者,均为工伤。
“那么,艳阳养老院的那些退休纺织女工,她们身体所留下的伤残,到底应该是‘职业病,还是工伤呢?”
雷倩倩继续带着这样看似浅显的问题,去社保部门走访,她虚心向有关人士进行着咨询和了解。
“‘职业病通过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它的范围和界定明显有别于‘工伤,简单来说,前者更明确,后者则只是一个大的概念。”
市社保局副局长朱海亮接待了雷倩倩,当他听说倩倩是为养老院有关老年人来的,也非常感兴趣,他耐心细致对雷倩倩进行了讲解。
“严格来说,小雷你所讲的‘职业病当然也是‘工伤的范围,但职业病有特定的工作环境,以及无法避免的潜在伤害,比如概念中所明确的放射性、有毒有害物质的客观存在。”
“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从而导致的伤残,便是传统意义上的‘职业病,而工伤的界定,也有着较为明确的规定,国家出台了很多这方面的政策,你可以多了解一下!”
朱局长非常有耐心,这让雷倩倩十分感动。
“多谢领导的细心讲解,我回头一定多查阅有关资料,我的本意只是想了解到,像这些住在养老院的老人,她们是否完全享受了国家的有关政策,是否还可以进一步得到更好的保障和救治。”
雷倩倩的意图已经非常清楚了,朱局长点点头,表示了赞同和认可。
“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这些老年人已经成了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她们目前的生存现状,理应受到社会的关注。”
雷倩倩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她每天都泡在社保部门,困难群众的救治工作,本来就是社保和民政部门联动的关系,两家的联系十分紧密。
例如大病,老百姓在市定点医疗机构的窗口,就可以享受及时结报,然后可以去社保局办理“大病救助”,享受二次报销,最后还可以去民政局申请“民政救助”,再报销一次。
这无疑是很大的惠民便民工程,现在要做的是,两家单位要做好政策的宣传工作,让这一利民政策受惠于更多的老百姓。
老年人更是如此,他们年老体弱,是疾病易感和多发人群,而且也是各类大病容易爆发的群体。
倩倩从社保局得到这些消息后,马上赶回民政局,她将情况详细地向姜海霞做了陈述,姜科长也向局里领导进行了汇报。
“你了解到的这些情况非常重要,我会建议领导将民政救助的相关政策,印成彩页,并在网上予以发布,还要组织专人去社区进行宣传……”
姜海霞雷厉风行,她敏锐地捕捉到了
第20章 惠民行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