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妻子在外不放心联想到剧本投出去也不放心,每天这样忧郁不安地生活,实在是一种病症。一个人过日子面对的社会关系错综复杂,作为一个思想家首先要学会孤独,学会寂寞,学会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中度过艰难岁月。这一天没看电视,剧本分集介绍完成,还有人物,以前写出的人物分析少一点,按要求缺少要素。难怪现在电视剧好写,人多,原来写出剧本分集这样容易,小说是不行的,写出后也得不到回报。不过谢春风也担心这部电视剧也是白写,谁也没有想到导演是谁,谁知导演会不会用这剧本,写出后反而添了烦燥。想到自己费力不讨好,不如先把剧本放在一边,成与不成先写出再说,眼下只有完成任务。谢春风是一个谦虚谨慎的人,在谢春风看来,一个思想家不只是要写剧本,还要会生活会过日子。为了省时间,谢春风煮了一锅地瓜,玉米,土豆,茄子,足够吃几天了。一边写一边看电视,一小时后,煮熟了,一边看电视一边吃,真正的是吃喝玩乐。吃罢,关了电视,外出。这是每天必须有的锻炼身体项目,谢春风坚持了很久,哪怕是刮风下雨他也没有间断。在谢春风心中,写作与锻炼身体是相辅相成的,有写作必须锻炼身体,只有健康状况良好的人才能写作,有钱财不如有健康,有官位不如有生命。\n 当谢春风想下楼时,忽然听之任之手机响,他慌忙接听。是朋友来的电话,希望他参加一个活动,一听活动他马上拒绝了,不是他想拒绝,实在是这样的活动属于私人聚会,他不能随时随地参加活动,尤其是私人活动。他不想在私人活动中充当什么角色,他也不是什么角色,他现在要做的不是参与活动,而是如何写出优秀文学作品,让读者感动。近几年谢春风越来越感到文坛变化了,追求数量变成追求质量,他也是这样追求的,只要写出高质量的小说,一定会有收获,有读者。\n 外出的时候,谢春节风看到最美丽的一幕,他感觉还是外出好,空气清新,风景优美,还能陶冶情操。秋高气爽的季节,是最好的旅游时刻,谢春风有意无意中旅游了几个地方,直到中午感觉肚子饿,只好返回。吃了一天玉米地瓜,还有茄子土豆,这是农家菜,城里少,只是谢春风爱吃这一口。今天气温有些高,差不多30度了,如果不在屋子里一定热得受不了。天气这样热,谢春风不能出去了,只好隐藏在家中。下午看电视,可惜没有印象,现在的电视剧真的不好,不是看了没印象,就是看了忘记拍的是什么内容,真是可笑。晚饭后谢春风外出散步,看到车水马龙,人流匆匆忙忙,心里琢磨他们在想什么,也与谢春风一样在琢磨如何过好每一天吗?晚饭回来看电视,这一天算是顺利度过,做一个孤独的思想家必须有思想家的哲理。也不知什么时候,渐渐睡着了。\n 谢春风醒来,忽然灵感来了,时代给予的机会来临谢春风要倍加珍惜。改革开放40年了,文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人成功了,一些人失败了。然而什么样的文学算成功,什么样和文学算失败,对谢春风来说似是而非。因为在谢春风成长路上,没有成功,也没有失败,论写谢春风很能写,论名谢春风很无名,算什么呢?在文坛,发表作品是主要的,一切以文学作品说话,平时吹捧不算数,只有看作品,看作品发表在哪一级报刊上。另一方面,被拍影视,有人说影视版权不上道,合作项目太大,一旦拿不到钱,一个选题失败就可能造成费力不讨好,或前功尽弃。谢春风是赞成这样说法的。因为现在文学领域变化太多,影视与时代接触相当紧密,如何理解影视与时代的关系是当务之急。其实我们现在缺少很多,仅靠文学作品是不够的,想成功想赚钱想法是对的,结果是不如人意。为什么数不清的编剧写出剧本并没有被拍摄,重要的一点就是缺少关系,影视业是讲究关系的,没有关系一事无成。谢春风写出的剧本始终找不到拍摄的,或者说比谢春风写得好的大有人在,而谢春风只有继续努力,继续付出,此外,还有什么,或多或少,这就是成功与失败的关系。人在一定程度上要知道为谁写,是为人民而写,还是为钱财写,这是关键问题,弄不清楚写出的剧本自然没人拍摄。即使有人拍摄,弄清为谁写也是正确性选择,这些年尚未成功可能与选择有关系。\n 谢春风想写一个作家的故事,书名起好了,叫《文坛政变》,他想写出一个城区作家协会的故事。表彰大会召开时,谢春风去了,谢春风的位置提到前面,谢春风并没到前面,而是隐藏在底下与朋友们谈话。说上谈话,实际上就是与熟悉的人说几句话,询问一些事。这时,来了很多人,其中有一个曾经是宣传部长,他见谢春风愣住,谢春风一时只跟朋友们说话,并没与他打招呼,谁知他以为谢春风慢待了他,对谢春风耿耿于怀。当时谢春风并不知情,仍在聚精会神与人谈着,谁也没有想到这时发生了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每当谢春风与人谈话时,总有一个人假惺惺地劝谢春风离开座位集中在一起,弄得谢春风有些反感。\n 接下来的事更是千姿百态,与他们交流更是非之地,谢春风感到得不偿失。多年来临,他一直这样认为,这种地方的人品质很坏,当你有好处时,他们想方设法得到,得到的骂你是傻子,得不到的骂你是疯子,得到得不到都要挨骂。都说人穷志不穷,可是有时人穷了志也穷,英雄气短就是说的这种理。提起这座城市,谢春风恨得咬牙切齿,不是谢春风恨,实在是这里的人没给谢春风留下什么好感。所在
第20章 、珍惜时代的机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