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荡荡的灯火,空荡荡的屋子,空荡荡的心,空荡荡的人,一切全是空荡荡的。这是妻子走后第三天,谢春风在夜里零点起来,看见身边没人,摸索着穿衣服。不开灯是谢春风的习惯,因为开灯会看见屋子空荡荡的,只有谢春风一个人心里不舒服。这样的日子简单又不能承受,算了一下时间妻子走三天,谢春风就是这样,还有一个多月会是什么样?一个人的日子是什么样,谢春风是什么样,一切不得而知。人生有很多时候是身体力行,绝大多数是身不由己,谢春风想想自己就是身不由己的人。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有人不知从何开始,如果是谢春风就从零开始,从零开始并不丢人。有了零,就有了一,有一就会有二,有三有四,接下来还怕没有其他吗?一个人的日子就是从一开始,包括写作,如果每天五百字,一个月会写出一万五千字,久而久之就是一部长篇小说了。没有人说不是小说,也没有说是什么,只要写出来就会被读者认可。多年来谢春风就是这样,每天坚持写着,没有人知道他们写出什么,没有人了解他写出多少,偶尔在报刊上见到一篇或几篇知道他在写就是了。\n 妻子不在家,谢春风一个人干什么呢?白天想着小说,夜里想什么呢?是想妻子,还是想小说,或多或少,都有。对谢春风来说,写作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可写的内容,每天谢春风都有博客写出,比如《改革开放成功经验不是私有制》:改革开放成功经验,不是私有制的发展,而是人民的思想开放,政府措施得当。有人说是私有制的发展,这是偏见,如果说私有制,中国历史上就是以私有制为主,奴隶社会不是更好吗?为什么还要变化呢?变化是社会的需要,改革是人民的需要,是中国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中国的历史逼得人民必须走这一步,必须改革开放,必须发展经济,不改革开放没有出路,不改革开放经济不会发展,不会与世界相溶。鼓吹不要国营经济的人是不懂中国历史,看看中国的历史,全是私有制,仅近代历史就可一目了然。一百多年前是什么样,如果不是军阀混战,私有制超出国家经济能会被洋人宰割吗?外国人至今不知道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是什么,他们研究不出来,甚至派出间谍悄悄查找,以为是私有制。其实与私有制无关。作为私有制,只是社会变革的一种形式,并不能代表全部,更不能代表中国全部经济。私有制是与中国所有经济并存的一种形式,有私有制发展会更全面,没有私有制会缺少一点激励。在我看来,私有制是罪恶的,超出国有经济会阻碍国家的经济发展。从长远看,私有制越发展越阻碍国家的发展,更不好控制。如果私有制超出国家经济会控制国家,造成经济损失,甚至造成控制政府,使国家陷入被动局面。\n 中国的未来,不是发展私有制,而是在国有基础上提倡私有制,限制私有制,绝不能超出国家经济。中国的成功经验,不只是改革开放,还有其他措施相辅相成。中国的未来,是在改革中开放,在开放中改革。只要对中国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只要对世界有贡献我们就应用,我们不走前人的路,也不照搬外国人的方式。改革开放是中国的成功,是中国的独家经验,是中国人民探索的结果,绝不是发展私有制这样简单。谢春风一直想写出一部感人的小说,描述改革开放后社会发展的场面,这是他的追求,也是他的理想。老百姓是盼望发展的,国家也是盼望发展的,如何发展,朝哪里发展,这是放见面会风寻找的方向,寻找的目标。\n 抽空,谢春风把过去读的历史书掏出来,认真阅读,他想在写作的同时阅读一下历史,回过头来看历史总会看到一些成熟的事。记得他当初写抗日战争题材小说时,他阅读了大量的历史书籍,东北为什么丢失,日本为什么侵略,这不是一句二句讲得清的,是有历史根源的。谢春风写抗日战争题材小说还获了奖,他感谢自己阅读的历史书籍,阅读了历史,了解到历史是怎么回事。阅读历史似乎眼前有一面镜子,映入中国人在干什么,中国真是灾难多多,站起来是多么不容易。谢春风掌握了很多历史材料,这是写小说的题材,可惜时间太紧了他始终抽不出时间,现在有了时间他又在写其他题材,有心写只好暂时放弃。\n 近几年,谢春风的心不在纯文学身上,他在寻找历史,有关抗日战争史上的材料他搜集很多。可贵的是,他在为所在地写抗日战争史,这是前所未有的事,他能写实在是难能可贵。谢春风向来是以写小说为名的,其他都不写,能为所在地写抗日战争史也是他的进步,何况当地政府很重视这一段历史,他有写作的能力自然参与其中。幸好他功到自然成,一部历史写出,算是完成任务。现在想来他写出这书也是幸运,很多人不写,说写这样的书费力不讨好,谢春风不怕,在他看来费力也讨好。有了这样成绩,在空荡荡的房子里,在空荡荡灯光下,他的心不在虚了,扎扎实实,实实在在,每天写着自己的人生感悟。\n 谢春风在这一天里写出很多,绝大多数是心灵感悟,他知道写小说不需要心灵感悟,可是心灵感悟又是必须有的。写不下去时他外出走路,看到有的人走路他也跟随,他琢磨这样下去一定有收获。可是跟随他人走路毕竟不是自己走路,为什么不能选择一条适合自己走的路呢?文学创作也是如此,不能
第6章 、空荡荡的灯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