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章 春江花月夜[1/2页]

凡尘道末 流年易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萧翊此次前来幕槐城一是应何稷的邀请来赏花,顺便看看能否收获些优异的诗句。毕竟他作为晋国文坛的领袖之一,对于诗词的喜爱远超旁人。
      还有一个目的则有些荒谬,这是埋藏在他与晋帝心中的秘密,他从未与他人说起过。
      幕槐城位于晋国的西南边陲,再往西,在汴州的最西侧,是绵延的白沧江奔流而去的浩瀚大海。而十年前出海的一支船队按照约定会在这个月的月底返还,萧翊早早地等待在幕槐城就是为了这支归来的船队。
      船队可能会带回来当今晋帝朝思暮想的东西。
      萧翊作为萧家现今明面上的代言人虽然不曾涉及武道,没有一身超凡脱俗的武道修为,然而纵横宦海几十年,他早已证明自己便是这个时代的赢家。
      而对于今晚的诗会,其实萧翊还是有些失望的。
      千篇一律的文字,平平无奇的用典。萧翊不禁感慨着晋国文坛的衰微。
      不过这也是在所难免的。晋国以武道立国,以世家治国。文学诗作对于他们而言不过是用来取乐的工具,与东边的楚国大开科举不同,晋国的寒门子弟想要出头就只能通过习武方有出头的机会。
      晋国的文人士子,大都是些没有武学天赋富家子弟,然而现今喜好文风的社会风气也导致了不少寒门子弟依靠作诗出卖谋生。
      听侍从说出“张若虚”的名字,萧翊与何稷皆是一阵皱眉,与露月台上今夜胜出在座的其他人一样,他们从未听说过这个名字。
      “启禀城主,萧太傅。”开口的是坐在左侧席位上的一位中年文士,他见证了陈钰殴打晏琦以及讥讽众人的始末。将陈钰诗会前的种种行径添油加醋全部说了出来。
      江沛在一旁冷笑,心想真是天要灭之,惹了众怒还想有好结果?
      “这个陈家小子我听说过,不过都是说他为人怯懦不知羞耻,今晚的所作所为倒是让人觉得新鲜。”何稷打趣道。转而询问身边的萧翊。
      “先生,您怎么看。”
      萧翊捋着胡须,对于这些事,他是没有什么兴趣的。无非是年轻人之间的冲突,随口说道:“安排人替他抄录倒也无妨,何城主可选一位擅长书法者前去。”
      何稷大笑道:“先生的书法功力冠绝古今,在您的面前哪里还有什么书法大家。”
      萧翊笑着自谦了两句,只见何稷招手唤来一位中年文士吩咐道:“你且去看看,先传个两句回来,若是不好就打发他走。”
      说罢朝着身边的侍从挥了挥手,早已安排妥当的酒宴与舞姬纷纷上场,乐工们开始弹奏各式各样的乐器。
      妍妍春景,江水长流,飞花漫天,弯月当空,已是夜色渐深。
      露月台下,陈钰面对着准备妥当的书者,面对着迫切希望见到自己出丑的围观士子,深吸了一口气。
      抬头望向那皎洁的弯月,他的脸上逐渐浮现出一丝孤寂。踱了几步,开始吟道: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倚靠在树上万念俱灰的石尘听见此句眼中骤然闪过一丝光泽,他猛地抬起头,只看见月光下陈钰笔直的身躯傲然立于众人之上。
      原本有些喧闹的诗会现场陡然寂静,只能听见露月台上传来的歌舞声。那负责听写的笔者抬头,眼中流转着震惊与骇然。
      这个开篇有些过于惊艳了。所有人都未曾想到,陈钰他居然真的有所准备!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何若?喃喃道,她不太了解诗词,但看着气氛不太对劲,偏过头朝自己的姐姐问道:“姐姐,这句写的如何?”
      何若芸看了太多诗句有些疲倦了,本来靠着桌案处于假寐的状态。听何若?来了这么一句,脑海中仿佛传来一声断喝,顿时醒转过来。
      “你再读一遍。”她焦急地说道。
      另一边,露月台上,觥筹交错的宴会正在展开,何稷举起酒杯,朝着身边的萧翊问着些早已斟酌多次的问题。他素来敬仰萧翊,而这位博学的萧太傅无论是在文学还是为官之道上都能给他指引迷津。
      侍从弯着腰飞速地走到两人面前,将刚刚摘录的诗句恭敬的呈上了何稷的桌案。
      “还挺快。”何稷笑着凑到萧翊身边,将纸张平摊在二人面前。
      萧翊微微颔首,摸着胡须称赞了一句:“这字倒是写得不错。笔锋劲直,有古人之风。”
      “这诗句嘛,春江潮水连...”萧翊的面色微变,略有些褶皱的脸上微微抽动,当即竟是端坐起来,又细细的将诗句读了一遍。
      而在他的身侧,幕槐城城主何稷的脸上亦是骇然。转头难以置信的向侍从问道:
      “这是陈家那小子写的?”
      侍从点头,还没等何稷平复此刻心中的波澜,另一个侍从已经拿着第二句诗词呈了上来。
      “都安静!”何稷厉声道。
      露月台上的歌舞沉寂下来,舞姬,乐工侍者皆识趣的被退居在侧。偌大的露月台上此时寂静一片,只能听见何稷与萧翊手中纸张翻动的声音。
      “出什么事了?”江沛凝视着主案座上的两人惊诧的神情,一丝不详的预感涌上心头,想起先前陈钰与自己对话的场景脸色一时阴晴不定。
      露月台上的文人士子们此刻的目光纷纷转移到露月台下。
      台阶太高,看不见露月台下的光景。
      一片寂静中,隐约可以听见陈钰在露月台下的声音。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陈钰高声朗诵着这首《春江花月夜》。其实只朗诵了两三句,他就已经完全沉浸在了春假花月夜那虚无缥缈的意境之中。
      他的眼中早已没有了旁人,所见所闻所想全部回到了自己在地球上渡过的日日夜夜。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他想起父母,想起朋友,想起法学院的庭院里的那棵高大的桂花树,想起烦人的辅导员与胖胖的法理学老师。
      自己家乡的月光是否依旧似当年那般皎洁,自己的亲人朋友是否和自己现在一样沐浴在月光之下。
    &nb

第11章 春江花月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