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告示为全文言文书写,看得出文书的文字功底。
大致内容翻译如下:近年来,托皇帝之福,我集庆县连年风调雨顺,粮食逐年丰收,商业活动繁华,遂有越来越多的百姓前来居住。可娼盗频发,扰乱社会秩序,而现有衙役数量不足,每日疲于应对。因此,特招募五名身强力壮,能简单识文断字的男性为我县衙捕快。
林木毫不犹豫走进告示上所说的报名处。
“好家伙,这招募五名,到目前为止足足报名一百多人,这招录比可达20:1。”林木暗自惊叹。
可他不慌不忙,势在必得,因为他心里早有了一个周密的计划。
走出县衙,林木用奶奶给的那二百文铜钱在街上的估衣铺里买了一件九成新的淡绿罗衣,一双簇新的多耳麻鞋,换上后,随手把自己的破旧衣服扔到了街边的垃圾堆里。
人靠衣服马靠鞍,换上新衣服后,林木身上的那股穷酸味一扫而尽,人也精神了不少,在外人眼里可谓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
眼看着天气渐热,他索性买了一把折扇拿在手里,然后在街上信步游览,颇有文人才子之风范。
林木很快就找到了一家门面颇大的银楼走了进去。
该银楼名叫萃华楼,经营着制作和售卖金银首饰的生意,有点类似现在的黄金珠宝店;同时还设有自己的银号,可以兑换金银等货币,简直可以称之为现在的银行。
林木的气质悠闲从容,身上的衣服虽然并不华贵但是干净整洁,典型的文人才子的打扮。等到他一进银楼的店铺,立刻就有伙计上来招呼。
银楼的伙计其实和现代一些高档奢侈品专卖店的导购类似,看人下菜,如果穿着打扮普通,难免会被归类到穷人行列,轻者没人搭理,重者嘲讽一般“扫地出门”。
这金条是不能直接花用的,在集庆这样的小县城,除了买处房产,否则也没人能够找开零钱。
这就好比拿一百块钱去小贩手里买一分钱的东西一样,他可能会被误认为是来砸场子的,毕竟小贩没有那么多零钱找开。
买房产实在没必要,明朝的一直遵守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原则,而且林木不打算在集庆县久待,自然没有炒房的兴趣。
为了把金条兑换开来,林木特意留了个心思。所以他这次并不仅仅来直接兑换银元宝,还要买些东西的,这样才显得金条来路合理。
还有一点,四根金条不能一次性兑换完,不然目标太大,很容易遭贼惦记。
林木唯一能想到的就是给奶奶买一套像样的首饰,养育了他十几年,也该他尽尽孝心的时候了。
等到伙计问清楚了他的来意,就把几个首饰盒子一一摆在柜台上,让林木来挑选。
林木在桌上的几个首饰盒子里面看了又看,反复对比之后,相中了一整套首饰,金玉挂佩、珠玉发簪和发钗,共三件。
第十一章 报名捕快[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