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原来看守库房的长工风寒彻底痊愈了,向春生也领了一百一十文,算是做了六天短工的酬劳。正值初春农闲时分,有这份意外的收入,他还是很满意的,和大儿子告别回家了。
      同是一个村子的,家家户户基本都挨着,也基本对彼此的家底和变化摸得门清,赵氏连着去了三天镇里了,今天又去,头一次带着两丫头一看就是卖些鸡蛋之类的,后几天却是借了板车每日推着去镇上,有好事者恰好看到夫妻两在那卖豆腐,生意火爆程度基本是刚放下板车提了桶就开始抢购了,又卖的贵一斤三十文。
      这一传十,十传百的,不多时整个向家村就都知道向春生家的发达了,这几日就赚了不少,比庄稼地一年的收成多得多,说的人眼热。
      有人羡慕就有人嫉妒,原先春生两口子肯吃苦,生了两儿一女日子也还过的去,向春生却偏偏要让两个儿子读书,弄得家里一贫如洗,大儿子读了几年虽没有考中却是谋了个账房的活计,小儿子读书不行但有两老压着还是继续做着庄稼汉的,眼看着这生活又要好起来了,向春生又要供大孙子读书,日子又过得紧巴。
      说是耕读之家,表面是敬佩却没几个人看得上他家,只觉得老老实实做个庄稼汉家里有个做账房的儿子,一年收入也十分可观,偏向春生一家这么做比得其他人好像是个不长进的!现在他家书还没读出个结果,钱倒是赚起来了,可不叫人憋闷。
      众人都坐在村口的大树下,春光明媚,晨间的阳光洒在脸上还是暖暖的,没事做的婶婶婆婆凑在一块听着爱打听的刘翠花在那唾沫横飞地描述着向春生家的豆腐多好卖,那人潮有多汹涌,那铜钱在一块发出怎样的脆响,极尽夸张渲染,说的众人那是目瞪口呆。
      “赵氏一天都数几千个铜板?”一个婆婆不敢置信地问。
      刘翠花哂然。“李婆婆我还能骗你啊,他家挣得那叫一个多咧!”
      她这又一保证,多数人都眼红艳羡起来了,这从未听说过的食物更没听过做法,就是想分一杯羹都没机会啊。
      “也就是赚了这几日的钱,我是不信她有那么多做豆腐的料。”村里嘴最是尖酸刻薄的王二花顶着其他的不待见要坐在这听,听完了心里又不舒坦,于是阴阳怪气起来。“就春生叔家那点子家底,读书又是个烧钱的,他能填的上窟窿?读书有甚么用,家里越来越穷,他儿子女儿是嫁娶了,孙子孙女怕是没钱做聘礼嫁妆咯!”
      她这话说得着实难听,听众具是一静,一旁向大虎的媳妇秋花婶子不乐意了。“你这就是看不得别人好啊。”
      “我说的不是事实吗,那向明欣不差点娶不着媳妇,更别说这下面的孩子了。”王二花冷笑。“你这么不高兴,也不过是他家找你家借了板车给了好处吧,搞得好像还是我的错一样。”
      眼见王二花这话越来越难听了,旁的人也一句搭一句的劝着。
      “有来有回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你以为谁都像你家只进不出。”秋花婶子气急。“带了几个鸡蛋随礼了做席上那是要抢个精光,脸都不要。”
      王二花听了也怒了直接上前去和她打一架,秋花婶子也不带怕,她干惯农活长得壮实和好吃

第12章 暗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