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这样自私的学霸,明明知道一道题的答案但是不愿意教别人。
但是还好周寻遇见过另一类学霸,对来向自己问问题的同学倾囊相授。
所以周寻更喜欢的是后者的那位学霸。
周寻一直觉得那人的身上有一些自己很喜欢的东西,或许正是时下最流行的少年气。
他十分优秀,可以得到学校里面的各类奖项,但是他会愿意把一些小的奖项让给那些没有奖项的人。
周寻高中所在的班级是实验班,里面的同学大部分都很优秀,一般来说只要考试成绩到达班级平均分就能冲进年级前一百。
但是呆在这样的集优班其实有好有坏,好处是你永远有一个冲刺的目标,除非你考到了第一名,而坏处就是如果在普通班级里面能够拿到各种荣誉的成绩,而在实验班里面最多也就是个吊车尾的水平。
所以作为中等偏下游的学生周寻从来没有幻想过自己能在高中班级里面拿到任何奖项。
但是那一年,周寻刚好被分到那位学霸所在的班级,以他开始带头放弃班级里面的校级奖项,带动了一批学霸也加入了这个队伍。
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已经得到过市级甚至是省级的荣誉,像这样校级的荣誉其实对自己来说是可有可无的,应该让给更需要的人。
所以他们展现了自己的风度。
周寻记得很清楚,老师当时也十分感动,身为年级组长的物理课老师特地为班级里面争取到更多的奖项。
用他的话说,“我们班级里面的同学每一个拿出去都是个顶个的优秀,怎么能和其他普通班级享有同样的荣誉名额呢?”
好可惜这样的学习氛围似乎并不能延伸到大学,大学里面,大家为了更高的绩点和成绩付出很大的心力不说,在德育分的评比时也常常把事情做得很难看。
其实一个好的氛围是会传染的,同理一个不好的氛围也是如此。
大学成绩是算综合测评的,除去其他的成绩之外,还有一项叫做德育。
德育这项的分数往往由班级里面的班干还有各个小组的组长进行评分。
说起来也是挺可笑的,周寻因为有一次去辅导员办公室勤工俭学整理材料的时候突然看到了那份大家对于班级里面同学的评分。
姑且不说整个班级的评分是怎么样的,周寻看到就在自己的组里面,自己和林彬的德育成绩赫然被排到了最末。
其实周寻那时候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评分体系。
只是想起潘帅常常组局让大家一起出去吃饭,说什么组员情深,到了打分的时候却也真的是毫不手软。
周寻想不到自己在大学居然经历了比高中还残酷的“竞争”。
但是也没有说什么就是了,周寻觉得自己又算得上是什么呢,潘帅给和他来自同一个地方的林彬同样一个很低的分数。
而周寻和林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成绩里面还有这么一部分构成。
想想整天和你一起出去吃饭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也是对自己有所隐瞒的时候,周寻觉得。
人是多面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
严璐这人说她自私也不完全是,得知周寻解剖学补考的时候还拿出过自己整理的笔记给周寻看的。
也许是关系周寻的成绩,也许是觉得周寻对她是毫无威胁的,当然之前周寻一直以为的是另一种可能——学长学姐的吩咐,毕竟二老为周寻的学习操碎了心。
第81章 叵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