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善现在是老夫聊发少年狂,整个人无论从精神还是体力,都爆发出他这个年纪不该有的旺盛精力!
如果他知道后世西方曾经有人说过,权力是男人最好的春药,一定会引以为知己!
鬼墨合流以后的墨家西脉,终于找到了最适合他们生存的土壤,那就是异国他乡!
在此地行使任何的阴谋诡计、导演国家动荡,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一点心理负担和道德愧疚!
在献上定国五策以后,张明善的所有政策建议,被壶衍?单于毫无保留的接受,并根据他的指导,一步一步开始落实!
首先就是文字。
过了不到两个月,负责沟通陇西墨家西脉的墨者纷纷返回,并带回了大量的物资和人员,只不过,他们对外给出的解释是,这些物资,除了小部分是贸易所得,其余都是戈哈纳部族的勇士们,在归途中劫掠商队所得,包括跟随回来的那些汉人,都是战利品!
这次跟随而来的墨者大约有500多人,是各方面的能工巧匠,以及少部分研究方技理论的学者,他们的到来,进一步充实了戈哈纳部落的势力,同时还加快了为匈奴帝国编制文字的进展速度!
经过诸多墨家学者的共同研究,他们根据汉语的元音、辅音和音调,基于游牧部落近乎于空白的文明体系,和全无传承的语言环境,决定为匈奴创造一种简单易学的文字体系,即参考汉语的四种注音方法,以反切法为根本,辅助其他三种注音法,创建了20个左右简单的符号来表示发音,并辅以音标,来确定谐律。
墨家学者为了解释简单,就将这些文字,叫做反切拼音文字,而这些符号叫做字母,字母根据读音的不同,组合在一起,再辅以音调,就形成一个一个单词,来表示意思,单词进而组成句子,来记录和表达连贯的信息!
因为字母的组合是有限的,而且不能过长、不容易记忆,墨者们还创立了词根法、演绎法、反转法等构词方法,从而能够衍生出足够多的单词,以满足日常语言所用!
相较于汉字,这些拼音文字极为简陋,优点和缺点都极为的明显:
优点就是简单易学,只需要记住20多个字母和音标,然后再掌握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和构词方法,就可以读出句子,而且书写也非常简单,20多个字母能有多难?
而且,这种拼音文字还有一个更大的优点,那就是可以辅助汉字的学习,能够帮助匈奴精英阶层,用简单的反切法注音方法,来掌握汉字读音,从而使学习汉字不再那么困难!
但是缺点也非常明显:
首先就是,这些文字极为粗鄙,既不表形、也不表意,仅仅是对口语的注音,这种文字甚至可以说是参考了乐奴们的曲谱,就是为了记录声音和语调。
其次,由于是字母文字,上下书写不够连贯,需要改成逐排书写,这点与汉字习惯大为不同。
第三,这种文字信息承载水平和表意能力都太弱,无法达到汉字的水平,由于拼音文字记录的是语调,那么句子就要说的尽可能直白和繁琐,没有汉字那样精悍简练。
举例说明: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注)
用匈奴的语言说起来,就没有这么简练优雅了,而是变成了: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拜访,怎能不隆重的奏乐欢迎?”
汉字只需十字就能说明白的意思,使用拼音文字就是很长的一串。
不过,瑕不掩瑜,这已经很好了,对零基础的匈奴非常适用!
同时,为了给蒙童和文盲开蒙,墨者们还将汉家上古神话传说,和中古圣贤的故事,都翻译成了匈奴语言,不过为了维护汉家正统地位,给他们编造的神话传说,不像汉家那样传承有序,思虑周密,而是以碎片化的形式,分成相互不连贯的故事,这样一来,就会让匈奴有识之士学而存疑,兴起追本溯源的求知之欲,进而到华夏寻找文化之根基!
比如说大禹治水的传说,他们只告诉匈奴人,上古时代,草原也曾大树参天,森林成片,但是因为匈奴人的野蛮和粗鄙,不敬祖宗先贤,不守礼法规矩,因而惹怒了上天,降下来洪水悉灭之,不过也不是所有的匈奴人都坏,其中有些好人,得到了上天的警兆,于是他们就事先发动人力,伐木制做舟船,使其部落人口和马匹牛羊逃脱洪水之灾,待得南方圣人出世,洪水褪去,他们才得以生存下来。因此,浩劫之后的草原,再无森林大木,也不适合开垦,只剩下他们携带的牛羊马匹赖以为生,这都是因为他们的祖先都是罪民,虽逃过一死,但仍需承受游牧之苦等等......
李光鸿看着师兄们编造的故事,心底直冒凉气,这帮人实在太坏了,坏透了,竟然直接让匈奴人生下来就是罪人,假如这样的神话深入人心,被匈奴人世代传颂,那么他们更加不敢追寻天道,甚至因为原罪而陷入盲信的黑暗之中,从根源上否定匈奴人文明起源,抑制其进步的可能!
鬼谷一脉果然最擅长的玩弄人心,这样老谋深算、老奸巨猾、阴险毒辣的计谋,那是信手拈来......
于是,匈奴文字就这样诞生了!
匈奴的文字,就这样和那些墨者编造出来的、作为识字读本的神话传说一道,在壶衍?单于、卫律和李陵的鼎力支持下,迅速开始在匈奴帝国推广开来......
大半年过后,李陵亲率他的部族,从北海返回了瀚海王庭,并在每年一度的龙城会盟上,公开拜伏在壶衍?单于的王座之下,用华丽的语言来表示他的效忠,让单于甚为满意的同时,也对心怀异心的左右贤王、右谷蠡王、逐日王等匈奴贵族,造成了不小的震撼和冲击!
不仅如此,壶衍?单于还在此次会盟上,宣布了与大汉帝国休战、并请求和亲的政策,严令各部族约束自己的兵马,不得去汉地攻伐劫掠!
原本壶衍?单于也就是占了个名分大义,真要从实力对比来看,他那点些微势力,丝毫不入这几位匈奴真正实权人物的法眼,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战神李陵,公开站在了单于那边,这让这些心怀异志的贵族阶层感到了几分危机!
与此同时,整个戈哈纳部落,在以近四百名墨者为核心的强力支撑下高效运转着,各种军事手段上的准备,不断得到完善,在不到一年以后,这个仅有一万人的小部族,将会逐步伸展利爪、呲出獠牙,将原本勉强团结的匈奴贵族阶层四裂开来......
张明善要做的就是利用匈奴上层贵族之间的矛盾,效法春秋五霸故事,尊单于以胁诸侯,扶助弱主、锄强扶弱,创建一个属于匈奴的春秋战国时代,令其内部纷乱,不得统一!
始元五年,即公元前82年,大汉帝国响应匈奴的和平提议,并派出使节,出使匈奴,一方面是一探匈奴虚实,观察和平提议是缓兵之计还是真心实意,另一方面则是因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辅政,他们一向与李陵交好,也非常同情他的悲惨遭遇,就让同为陇西人和李陵故交的任立政作为主使,想借机接触李陵,招其归汉......
霍光,字子孟,河东郡平阳县,是冠军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依靠霍大将军荫庇为官,霍去病去世后,霍光升任奉车都尉、光禄大夫等职位,侍奉汉武帝左右,前后出入宫禁二十多年,未曾犯一次错误,深得汉武帝的信任,令其辅政少帝。
霍光少年入宫,在其兄死后,一直低调谨慎,唯恐像其兄一样“病死”,颇得李陵照拂,故而私交甚深。李陵比霍光大了十余岁,霍光敬他如兄长一般,现在汉武帝已去,就想把李陵接回去享福。
汉使来到匈奴以后,壶衍?单于置酒款待,李陵、卫律都在座。
任立政见到李陵,高兴不已,屡次在席间挤眉弄眼,又几次把佩刀上的环弄掉,趁捡环时握住李陵的脚,暗示其“走”、“还”。
壶衍?单于看见了,心里就觉得好笑!
他早就得到了李陵的誓死效忠,并在这一段时间在他和卫律的帮助下,推行定国五策,对李陵早就深信不疑,现在见汉使竟然还守着他玩心眼,真是又好笑,又尴尬!
最后索性来个眼不见心不烦,就把招待汉使的任务,全部交给了李陵、卫律二人。
此后,李陵、卫律备酒宴慰招待汉使,任立政一见没有外人了,便大声说:““汉已大赦,中国安乐,主上富于春秋,霍子孟、上官少叔用事。”想说现在主事人都是自家弟兄,还不赶紧回去享福?结果李陵也不回答,而是摸了摸自己的光头,说道:“吾已胡服矣!”卫律一看,任立政光招呼李陵回去,压根没提自己,又郁闷又尴尬,就接口上厕所,溜了,给他们留下了私密空间。
任立政一看没外人了,敞开聊吧那就,于是就说道:“少卿良苦!霍子孟、上官少叔谢汝”、“请少卿来归故乡,毋忧富贵”,意思是霍光和上官二位还记着您的好呢,回去了荣华富贵没跑了!
李陵现在跟着张明善,正打算在匈奴搞风搞雨、兴风作浪呢,听说汉帝国已经变天,自家兄弟掌了大权,有点心动,随口敷衍道:“归易耳,恐再辱,奈何!”
卫律其实也没走远,
第324章 匈奴乱起与墨西向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