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1章 缸中大脑与篡改记忆(5)[2/2页]

开局重生穿越带系统,手搓核聚变 歪歪优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界都没有!
      因为,基于量子微观世界的精确计算,到现在都是一个没法实现的事情,不用说计算了,就是精确计量,都是个难度不小的事情!
      这么说吧,以前他们参与的那台量子计算机,就是按照基本量子理论,依赖量子不确定性基础方程,在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那么一套系统,至于它内部到底是如何运作的,他们也搞不清楚,反正就那么运作起来了!
      人们能够预测一台量子计算机会做什么,但是,并不知道它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可以说目前绝大部分的研究结果,都没有彻底的说明白这个问题。
      因为你要解释它是怎么运作的,必须实时观察,但是纠缠态量子这个诡异的玩意,只要你一观察,它就坍缩成某种确定状态,你不看,他就自己玩自己的!
      你看到的,只是它想让你看到的,你看不到的,才是真正发挥作用的!
      你说你怎么解释?所有的解释,都是强行解释!
      人们看到的是什么?是量子计算机比普通计算机,在计算特定问题的时候,速度更快!
      至于原因,根据“量子并行性理论”的解释,是因为通过量子比特叠加态进行计算,可以瞬间产生所有可能的结果。最后,量子比特的波函数,以一种巧妙地方式,坍缩成一个特定态,刚好得到一个正确的、或者最优的结果。
      这种“量子并行性理论”,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但是,现在的科学家都深深怀疑,这可能是一个错误的解释,之所以还采用它,是因为没有更合理的解释了。
      可是,如果不是并行性驱动量子计算机快速运算,那是因为什么呢?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能够征服科学界的统一认识。
      涉及量子计算的理论有很多,比如“多世界诠释”和“量子纠缠叠加”。
      多世界诠释涉及到多维宇宙概念,这种理论认为,每一个量子坍缩态态,都对应一个物理现实,换句话说,量子计算的本质,是在多个不同的宇宙同时进行计算的结果!
      量子纠缠叠加是指,量子计算并非是单独量子比特运算的结果,而是量子比特间纠缠的共同结果。介入一端的事件,会影响另一端的结果,同理,只要对量子比特群组做一件事,就可以得到很多的结果。
      但是,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存在一种方向不明的叠加态,信息在既发送又接收的逻辑门之间传送,搞不清楚哪边是发送,哪边是接收,这种情况很诡异,但是这就是事实!
      也就是说,量子比特或是别的什么微观粒子携带的信息,在我们不知道的微观层面不停的进行着信息交互,这就涉及到因果律在微观层面的不确定性了......
      孔白没时间去验证量子在微观世界里搞什么鬼,他只要知道,按照这种三维结构叠加起来的形状,可以组成量子空穴对矩阵就可以了!
      于是,孔白就向生物实验室制备出来的一份原纤维网络系统“原液”,也就是浅浅盖过烧杯底部的鸡蛋清样的物质,倒入了大量的高能营养物质和二维单壁碳纳米管,然后插入了一组微波信号发生装置,将大白将事先编译好的人工智慧种子程序,和其他各种资料,包括量子计算机三维结构图纸,不断重复的向其输出。
      一开始还看不出什么来。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孔白明显发现烧杯中的营养液和碳纳米管在不断消耗,证据就是液面在不断降低,液体变得澄清透明,于是孔白本着“撑死”也不能“饿着”的朴素思想,不断的为其补充,近30万一克的碳纳米管,一倒就是一两!
      这样的过程持续了十好几次,终于,那个原纤维网络系统也受不了了,开始明显出现生物活性,液面一突一突的,想从烧杯中逃离!
      孔白大喜过望,端着这一杯明显加入过量碳纳米管的、浑浊的粘稠液体,就兴冲冲的跑到精密加工间,逼着大白喝下去。
      大白在孔白殷切目光的逼视下,皱着眉头,捏着鼻子,一脸生无可恋的,把这大半杯粘稠的跟浓痰一样的、灰糊糊的、味道怪异的液体吞了下去!
      吞完了,大白还一脸幽怨的看着孔白,一边压抑着呕吐的感觉,一边还打了一个饱嗝......

第191章 缸中大脑与篡改记忆(5)[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