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盘腿坐在商务车的地板上,让李申的头颅靠在自己的大腿上,用两只葱白小手,捂在了李申的脖颈处,眼睛微微闭合,开始驱动原纤维网络系统全面侵入李申的头颅。
在众人眼睛看不到的微观世界里,在大白的体内,一根根几乎透明的丝线,不断的生长着、伸长着、延伸着,向着大白的手部快速部署、蔓延着。
也就是不到半分钟的时间内,这些极为细微的丝线,通过了大白的十指间和掌缘,穿过了李申的颈部表皮肌肤,进入到了他的体内......
这些丝线极为的细微,因为,与它们相比,那些指纹,都成了高山和丘壑,皮肤的褶皱就像是大地上一块一块的广阔平原,甚至就连汗毛,都像是参天巨木!
这些丝线极为的坚韧,刺破大白的肌肤,钻入李申的身体,都显得毫不费劲,而且,这么小的、微观尺度的细丝贯穿人体表皮,仅凭人的知觉,是远远无法察觉的,就连大白受到强化的、极为灵敏的感知器官,也丝毫觉察不出任何异常。
如果不是大白始终与体内的原纤维网络系统保持着通讯畅通,并由原纤维网络系统实时为她三维展示着、原纤维生物组织的延伸部署情况的话,大白也搞不清楚,现在体内到底在发生着什么。
同时,大白体内遍布全身的各种细密的丝状原纤维网络系统,也开始全力的将储存在她肌肉纤维各处间隙、肌肉与表皮肌肤之间,以及各组织器官内的各种能量物质,进行了调用。
如果此时能够用分子级显微镜进行观察的话,就会发现,大量被分置在各处,以各种大小不一、形状不同、分布状态各异的方式,预先存储灰白色“能量物质”中,插入了好多的丝线状原纤维网络。
这些高能量密度的、分子式近似高爆炸药的能量物质,在丝线状原纤维网络分泌的某种酶的作用下,迅速融化,并以近似液态方式被抽取进入丝线状原纤维空腔内,并在转运的过程中,不断在各种酶的催化下,与水、氧气一起,发生着神秘的化学反应,这些富氮类高聚合物,迅速被“拆解”为氨基和羧基类化合物、以及各种多糖类物质,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释放能量,被丝线状原纤维神经网络转化为生物电,传输给了耗能巨大的工作面。
至于为什么这么弱小的生物电,能够畅通无阻的传输如此相对“遥远”的距离,这就不得不提到丝线状原纤维生物的“骨骼”了,那就是二维单层碳纳米管!
在最初实验室生产原纤维网络系统的时候,孔白按照技术指南的要求,投入了很多的碳纳米管,其中有极少数二维单层结构的,更多的则是多壁结构的碳纳米管。
其实,这些各种结构都有的碳纳米管,都是制造二维单层碳纳米管纤维的副产品,或者直接说是,废品!
可是,正是这些“废品”碳纳米管,却组成了原纤维网络系统的最初骨骼结构,支撑其在大白体内的延展和部署,并有能力实现分解吸收营养物质,为系统搭建提供物质基础和能源保障。
但是,单凭最初孔白投入的那一点,远远不够原纤维网络系统在大白体内“布线”所需,这就要说到,原纤维网络系统最神奇的地方,那就是:
它能够通过“消化吸收”多糖类物质和氨基酸中的碳源,在某种酶的催化和生物电的场效应下,自体生产二维结构的碳纳米管,以此作为它的骨骼结构,支撑其实现系统各种功能!
至于原纤维网络系统的智能,到底是如何产生的,据孔白分析,这个生物基因工程的神奇产品,具有某种原始智能,它会将最初得到的碳纳米管,按照本能,组成一个极简单的“集成电路”。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不断的延伸和扩展,从而构成了一个完全由二维结构碳纳米管组成的“生物计算机”!
还记得最初生产原纤维网络系统,孔白按照技术指南的指导,通过微波信号,将一些资料传输给它的过程吗?孔白事后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原纤维网络系统,就已经拥有了某
第181章 请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