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1章 令人发狂的48小时[2/2页]

开局重生穿越带系统,手搓核聚变 歪歪优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品,其他的企业或者国家,都没有办法突破,还被某些国家充当为讹诈别国的工具呢?
      简单的说,就是,给你图纸也没用,没有成套的工业体系,你造不出来。
      现在有了成套的工业体系,但是,也没用,精度要求达不到。
      现在精度达到了,零部件都生产完成了,呵呵,也没用,你组装不起来!
      零件可以一个一个的试制,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
      但是,组装不可以这样,也许只有一次机会!
      这么说吧,等你组装到85%的时候,手一抖,某个零件在插入已经安装好的另一个精密卡槽的时候,发生了刮擦,导致已经安装好的卡槽出现了细微的形变,咋办?
      没有别的办法,拆!一直拆到那个对精度要求不会那么变态的零件位置为止!
      然后就是重新把这些零件再生产一遍,从这个位置继续开始组装,还是要求一次成功!
      那种心理压力大的!
      这么说吧,很多的技师就是这么崩溃的!
      因为,要熟练的组装,必须要一遍一遍不断的练习,经验总要有个积累的过程,这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
      可是这该死的1纳米光刻机组装,你压根就没有机会练习!
      只有少数那些,空间思维和构想能力特别强大的人,才可以在脑中进行虚拟训练,但是效果怎么样,真的要试试才知道。
      但是现在有了大白,这些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魔窟训练营里,那些技术人员和技师,拿着一些因为精度不够或者有其他瑕疵的零部件,在大白的指导下,通过全息影像及互动式触控技术构建的虚拟光刻机组装影像,营造真实的环境体验,然后就是一遍一遍接着一遍的不断练习!
      这种安装经验积累的速度,简直是惊人至极!
      很多的技术人员和技师,只需要掌握几个或者十几个组装程序就可以了,因为毕竟人多,可以做到精细化到变态的分工。
      然后,就是熟悉自己需要掌握的那些安装步骤和动作技巧,随后把它变成肌肉记忆,直至最后把它变成下意识的反应!
      这个过程非常的枯燥乏味,但是意义重大!
      很多人练习到最后,都有点头昏眼花,而且一看到自己手中的零部件,都有种恶心想吐的感觉!
      但是不行,必须要继续练习,不断的练习,持续不停的练习,直至能够保证110%的安装无误,才算勉强过关!
      所谓匠人精神,与此时魔窟训练营中的技术人员和技师相比,都是些马马虎虎、勉勉强强、将就应付、粗枝大叶的代名词!
      因为,对他们的要求,就是不要拿自己当人!而是当人形机器,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错漏!必须一丝不苟、精细入微!
      而且,这种训练有个迟滞效应,什么意思呢?
      简单的说,就是上一次这样的练习课还不够,要多上几堂!
      光刻机组装课程是这样安排的,每节课3个小时,就是反反复复的那么几个动作,不停地重复。
      课程一开始,技术人员和技师们,在大白的不断纠正下,将自己的动作变成规范标准的几个连贯动作,随后就是将之演变为固定的动作行为习惯,然后就是长达3个小时的练习,到时间了,换一批人继续这个过程。
      那些下课的人,就可以去超级电池项目组为他们临时安排的住处休息,休息六个小时后,再回来继续上课,继续重复那些动作,不断的重复着……
      凡是参加过1纳米光刻机组装培训的技术人员和技师,事后被问起这辈子最难忘、最痛苦、最折磨人、最令他疯狂的时刻时,无一例外,就像标准答案一样,回答都是:
      “在魔窟训练营学习1纳米光刻机组装的那48个小时!”

第111章 令人发狂的48小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