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3章 工艺最高达到了45nm[2/2页]

重生:我体内带个台式机 萧子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很快,在光罩上的图案光刻好了。
      试验人员取出晶圆,进行显影、烘干、刻蚀。
      期间还需要用掉不少的超纯水,用这些水,把晶圆上的杂质给清洗干净。
      有些无聊的光刻流程,但又是真的非常的神奇。
      通过光刻,将图案刻在了晶圆上,几十纳米线宽,不通过显微镜,根本看不到。
      而后再通过操作,让铜等金属在刻蚀的区域外延生长,做成了纳米级的电路。
      小小的一个芯片中,密密麻麻的布着电路。
      三个小时后,试验的晶圆好了,在此前每个步骤都有人员测试参数,这会儿更是开始了详细测试和验证。
      “……工艺最高达到了45nm!”虽然是蒙着嘴,但连广浩看着这检测仪器上的参数,兴奋的跳了起来!
      这还是干式光刻呢,如果通过浸没式的光刻呢,是不是能够突破28nm了?
      甚至通过多次曝光,达到更高的工艺?!
      连广浩这一句话,让场上的人顿时欢呼了起来!
      “真的吗?我们居然成功了?!”
      “天啊,咱们搞出来了!”
      “江董牛逼!”
      ……
      江成摇头笑笑,这些小伙子,还是太年轻了,他刚也看了(顺带模拟了),发现只是很少部分栅极的最小线宽达到了45nm,而且极不均匀。
      这里头,既有光刻工艺还不纯熟,也有可能后续的一些工艺流程还有缺陷。
      不过,这会儿,大家都在兴奋之中,他们已经忙活了大半年了,有这么一个好消息刺激刺激他们也好。
      “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离我们的浸没式光刻机又近了一步。”江成开口道,“不过,大家也别放松了,咱们还有很多要改进的地方。”江成提醒道。
      不仅如此,浸没式光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除了超纯水,还需要配套的工艺技术。
      这一块,需要起耳机电的工程师一起来协助。
      而他们,还需要过几天才能抽调人过来。
      另外,现在是研发试验阶段,超纯水这些,购买就可以了。但真正的生产线,需要大批量生产的,那需要的超纯水就多了,还得配上循环的超纯水制备、储存设备呢!
      这一块,技术在日国等国家手里。
      连广浩开心道,“明白,江董,在您带领下,我们相信,再有一两个月,咱们一定可以把浸没式光刻机搞出来!”
      “嗯,有信心就好。现在都快下班了,大伙把数据整理收集好,另外,保密要求,相关试验的情况、数据参数,不能外传。”江成最后提醒道。
      “知道的。”
      “明白!”
      听到下班的消息,大伙松了口气,一致的回了句,这才开始离去。
      江成再细细的看了下,随后出了无尘车间。
      换了衣服后,江成拿到了自己的手机。
      手机之上,有着于歆然的两个未接电话。
      “喂,歆然?”
      “江成,你忙好啦?”电话那头,于歆然的声音非常开心。
      “是,刚从实验室里出来呢。你呢,在忙啥?”
      “我呀,你先猜猜我在哪?”于歆然笑着道。
      江成愣了下,“你来魔都了?”
      “嗯嗯!”于歆然满怀欣喜地点点头应道,随后声音小了下来,“我想你了……”
      ……

第263章 工艺最高达到了45nm[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