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看了一眼名单,“此次琴课考核的,共计十六人,听着小厮念到名字,而后上来直接演奏便是。”
凤鸣书院的先生和院长伏明都是一个性子,不讲废话、直接进入主题,直接简洁。
第一个是光禄寺卿嫡女,娇娇弱弱的端着琵琶上来。
温南嘉感慨一声:“犹抱琵琶半遮面。”身边的先生听见,不禁转头看了她一眼,温南芷注意到了,不由得暗暗咬牙。
貌似柔弱的手指,琵琶却在指下生风,奏出战鼓之声。她沉醉其中,仿佛已经忘记了周遭的一切。先生赞赏地点点头。
“下一位,温府温南莹。”
温南莹施施然上了台,坐在古琴旁边,手指便搭在了古琴上。轻轻一拨弄,仿佛置身于悠远的历史长河之中。漫长的时光里,世事浮沉,貌似平静下却暗潮汹涌。
战雷滚滚,是战争。细雨绵长,是安居。
曲声在悠远声中收束,暗示着历史长河源远流长。
先生站起来,感叹一番:“老朽听了这么多年的曲子,从未有过如此沧海桑田之感。敢问温四小姐,此曲何人所做?”
问到这个温南芷可高兴了,强压眉间的喜色,“回先生,此曲是先帝所做,小女曾听太傅演奏过,便要了谱子记下来。”
说到这里,她不禁抬起头看了一番周围的人,眉眼间是压不住的高傲。
先生皱眉,挥挥手示意小厮喊下一个。
温南嘉轻笑。温南芷选这个曲子选得极好,曲意磅礴大气,而其中的这份沧海桑田之感被她演绎得十分到位。她只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指尖有这般气力,定然能拔得头筹。
可是,她最后没有收住。凤鸣书院的先生,和院长都是一个性子,醉心学术,不爱权势。而她方才所说,语气之中充满了对权力的依恋。这份沧桑之感,便多了一丝别样的色彩。
温南芷坐在她身边,听着旁人艳羡的声音,不禁有些飘飘然。温南嘉将一切尽收眼底。再怎么心机深沉,毕竟只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罢了。
“第十六位,温府温南嘉。”
温南嘉起身,从锦盒里拿起玉笛,环抱在怀里,缓步走了台中。她轻轻福身,修长的手指搭在笛孔上,红唇微动,玉笛清亮的声音响彻云霄。
这曲子,是《春到湘江》,有着鲜明的花鼓音色,时而激情似火,时而流畅清雅,曲调鲜明。在前头的一众或明快或低沉的比起来,有自己不同的风味。
一曲终了,下头的十五个人震惊不已。如此出神入化的技巧,如此细腻生动的感情,令人沉醉。
温南芷听完,内心也是一样的感受,却多了一份不可置信。不是说,温南嘉什么都不会吗,怎么,如今却……
她再次福身,环抱着玉笛准备下去,却被先生叫住了。
“你这玉笛……何人所赠?”先生问道。
她自然不能说是君玉阁沈容时所赠,反问道:“先生为何说,是有人赠与,而不是小女购买而得?”
先生摸了
第二十六章 榜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