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王家在仔细商榷过后,决定先让一部分人去宫内面圣罢官。若是姜宁知难而退了,那是最好的。
若是姜宁还是执意要建造藏书阁,那就再下狠手,让姜宁知道,世家虽然蛰伏,但百年的底蕴终究还是不容小觑的。
王庾两家的几位侍中侍郎一同向宫中递了折子。无一例外全是罢朝的意思。
不过他们倒也没有做的那么明目张胆,直晃晃的写因不满建造藏书馆,广刊书籍不满而罢朝。
一个个或写着因天气变化,偶感风寒,如今身体虚弱请假几日。
狠一些的就直接写因常在官场,数十年为朝廷效力,如今年迈,身心疲惫,无力为大夏作出贡献,自请告老还乡。
更有甚者直接写心中更向往山水田园,如今幡然醒悟,请求辞官归隐。
每一个人写折子的时候是洋洋洒洒,自信皇上必然会因此屈服。
可等折子交上去后,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自信逐渐瓦解,他们甚至开始忐忑不安,就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备受煎熬。
就这样折磨了几日之后,大早朝到来了。
王庾两家几人犹豫不决,不知该不该去上这早朝,他们已经递交了或请假或辞官的折子,如今这早朝不去上更能表明他们的决心。
可折子迟迟没有批复,他们又想在早朝之上看看皇上会如何处理这一件事。
最终经过再三商讨,众人决定,明日这早朝,该去。
若是姜宁一直对他们罢朝这件事避而不谈,企图拖延时间,他们也可以在早朝之上直接说出来,让姜宁不得不立刻处理这件事。
金銮殿内,盘龙柱子旁的血迹早已被清理干净。
姜宁坐在龙椅上,看着殿下站着的大臣们,文臣武将,分列两旁。
姜宁的视线,主要看向了王庾两家的那几个人。
也不知他们是否是这几天思虑过多,加上有些担心害怕,脸色瞧着,倒真的像患了大病一样。
姜宁一边听着大臣们上禀事物,给出决策,一边等待着王庾两家的人出手。
等到其他大臣已经无事上奏,姜宁都要开口说出散朝之时,王侍郎站出来了。
王侍郎年逾五十,走动间已经可以看出老态了。
他缓步走至殿前,向姜宁行礼后站起身来说道:
“臣如今已年过五十,前几年已觉身体老迈,做事不比从前,可总想着为大夏效力,咬牙坚持了几年。”
“可现如今疾病缠身,朝中事物实在力不从心,因此,臣请乞骸骨,望皇上成全。”
说完后,王侍郎又蹒跚着行了个大礼。
姜宁自是不可能轻易的就应允王侍郎的请求,必须得再三挽留,以表自己对老臣的敬重。
更何况,直接应允了王侍郎的要求,自己后面的戏还怎么唱下去呢。
可是王侍郎本就是要通过辞官罢朝来威胁姜宁,自然是毅然决然的要求告老还乡。
王侍郎佝偻的身影,再配上憔悴的神色,十足的年老无力的样子。
经过再三挽留,姜宁最终还是佯装无
暴戾帝王的盛世王朝15[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