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章:回家[1/2页]

兼职渔夫 贫道渔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回到公寓,放好渔具就进入浴室洗漱,被太阳闷晒一个上午,浑身都是腻腻的汗。
      下午余洋不打算去钓鱼,得再准备些东西,比如电子秤,大活水箱,冰鲜箱,塑料袋,折叠小马扎,三轮车。
      小雪人骑短途出行轻装方便,但要出去钓鱼、卖鱼话就有点不够用了,买三轮车就很必要。
      出门骑上小摩托就去码头市场那边,找了个沙县小吃,边吃边看钓鱼群信息。
      余洋发现自己的鱼获还是很不错的,群里面包船出海钓的鱼个头都不大,有那么三五斤就是大了,许多都是三指宽的小黄花,四指左右的黑鲷鱼,黄鳍鲷,小烟仔,海鲈鱼,石狗公,像比较值钱的鱼获都没有。
      鱼获大小算上,每人出海一整天正常鱼获在二十斤左右。
      玲玲玲玲……手机传来震动,是老妈的电话。
      “喂~洋子!在上班吗?你抽空出来一下,妈和你说件事。”
      “嗯~你说,我出来外面了。”
      “你的那些鱼干,你爸中午拿回来了,你六叔公好像不行了。你看看赶紧请假回来一趟吧。”
      “呃~六叔公他怎么了?我一会查一下高铁票。”
      “前天,摔了一跤,断了两个根肋骨,身体一下就垮了,医生说回家等着。今天下午估计就送回来。他说想见见你,赶紧回来吧!”
      “嗯!”
      一通电话下来,让余洋有些懵,有点猝不及防。
      在手机上买了最早回去的高铁票,夜晚9.50的票。
      骑上小摩托回来公寓收拾东西,换洗的衣服不用带,家里有;把银行卡、身份证、手机、充电宝,装进斜挎包就出门往市里去。
      余洋得去大中药店铺买点野山参回去给六叔公吊一下命,老人临去之际,身体机能耗尽,想要说话估计都困难,这时候就得有人参给他提一口气。
      这是小时候看见爷爷给太爷用过,余洋才记忆深刻。
      打车到市里,进入一家中药铺,余洋就上前找在门旁坐堂的医师询问道“医师,我想买点给老人吊命用的参片。”
      “嗯~需要多久的。”
      “两三天吧!”
      “两万八!”
      “行”
      从中药铺出来,挎包里的多了一个小木盒,里面只有两片人参。
      找了家银行取了三万现金出来,余洋就直接打车去高铁站。
      心情有些烦躁,在高铁站里找了个kfc坐下,等待天黑。
      六叔公算是一个小说主角一样的人物吧,据村里妇女传的八卦,和小道消息的了解。余洋知道了许多村里人都不知道事情。
      六叔公姓:余、名:仲华,和余洋太爷爷同一个辈分,十六岁时就和镇上的人出去闯荡江湖,不知去了具体地方,等他再回村里时,已经是36岁,带了一个美妇人和一个小男孩,在村里盖上两层平顶房,第二年独自出去,回来就是十六年后,那时的余洋才七岁。
      回村的他已经是一个头发苍白,不善言辞的老人。那个美妇人在六叔公出去两年都没回来后,就带着孩子离开了村子,就再没出现过。
      余洋小时候经常偷六叔公的鸡蛋,一来二去的就有些亲近,知道了一些秘密。
      出去闯荡的六叔公做过乞丐、混混、和尚、骗子、道士、摸金校尉(土夫子、盗墓贼),在他二十七八岁的时候跟人混进了一个北方的盗墓团伙,下了不少墓,渐渐的有了些钱,有了老婆孩子。
      在他34岁的时,一伙人再次下墓,下的是一个汉墓,收获很高,但损失惨重,最后安全出来,活着的只有四人。
   &

第15章:回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