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44章“捷报”(1)[1/2页]

朱元璋与我聊明史 寡欢太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朱元璋洪亮的声音,在大殿之中回荡着。震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神,有些人,这才意识到。朱元璋,这个大明王朝的开创者,他还时刻在影响着这个国家,甚至可以主宰这个国家的一切。
      尤其是最后那句:都给咱安分着点,别以为没了锦衣卫,咱就不知道你们都干了些什么,想着什么。
      这句话,更是让太多的人,差点直接瘫在地上。
      他们意识到,即便是朱标即位,即便大明朝的皇帝换了人。大臣们对于大明开国之君朱元璋的恐惧,依然是在的。这似乎无关于朱元璋本身,还是不是这个国家的皇帝。
      “臣请太上皇、皇上,彻查兵部大印丢失一事。兵部乃朝廷重部,兵部大印更是关系到大明朝各大明调动和粮草辎重的征集。若是有人持兵部大印,再假传圣旨,调动大营,后果不堪设想。”
      说话的是刚刚当上兵部尚书的铁铉,他是兵部尚书,兵部的大印,他必须全程盯着。
      朱元璋笑道,“咱还活着呢,歹人翻不起大浪来。打了一辈子的仗,最不怕的就是打仗了。倘若真有叛军攻进皇宫,咱也能提一剑,威慑贼人。”
      好巧不巧,这时,殿外响起三阵?声。
      在皇城外城和内城,各有一面大?。外城大?是给老百姓扣阙告状的,沉闷而悠长。而内城的大?,则是用来传军报,显得轻快许多。
      两者的辨识度很高,而这一次,就是内城的大?。
      每当这时,朱元璋都会离开奉天殿,亲自出殿门迎接军报。而这一次,他没有动,只是眯着眼睛,迎着外头的光亮。
      “禀皇爷、皇上,庆阳八百里加急,庆阳大捷。”负责传军报的将士冲到殿外,又有太监朴天下将军报呈进来,送到朱元璋的手中。
      朱元璋点点头,打开折子,“庆阳大捷。陕国公沐英,在庆阳大败鞑子犯边骑兵,杀敌万余,俘敌一万五千人,缴获战马八千匹,牛羊无数。”
      朝堂上立刻响起了祝贺之声,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边关的大捷,总能振奋人心。
   

第344章“捷报”(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