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嗯,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是救命的恩情。那名女子现在何处,姓甚名谁,朕要好好的封赏她。”皇帝继续问道。
“回皇兄,那女子正在臣弟的府中,名叫姜陶。也是臣弟的妻子。”
“嗯。什么?你的妻子!平王你的意思是,你为了报恩娶了那女子吗?”皇帝大惊道。
“没错,皇兄,臣弟的确是娶了阿陶,但绝非是为了报恩,而是臣真心想娶的,臣弟与阿陶两情相悦。”
“就是昨日你带回王府的女子?”皇帝继续追问。
“是。”
“荒谬,朕已经派人查清那女子只是个粗鄙的乡野丫头,如何担得起平王妃的名头。”皇帝俨然已经有了怒色。
“臣弟已经和阿陶成亲了,还有过夫妻之实,如何担不得?”许谈宋继续说着。
“朕什么事都可以答应你,但这件事不行。”
“难道皇兄希望臣弟做一个忘恩负义的人吗?”许谈宋反问道。
“凭她的身份,别说是当你的王妃了,就算是侧妃,也绝不可能。”
“臣弟已经与阿陶拜堂成亲了,无论皇兄答不答应,阿陶都是本王的王妃,是臣弟今生今世唯一的妻子。”
“皇兄,臣弟先行告退了。”许谈宋离开了养心殿。
两兄弟不欢而散。
许谈宋出养心殿碰到了苏妃娘娘。
“妾身见过平王殿下。”苏妃娘娘微微欠身。
“苏妃娘娘不必多礼。”说完,许谈宋便离开了。
苏妃走进养心殿的时候,看见皇帝明显的气色不好。便走上前去。
“皇上这是怎么了,怎么生这么大的气,气坏了身子可不好,皇上快来尝尝臣妾熬的参汤,消消气。”
“唉,还是爱妃你好啊。”
“皇上,臣妾刚刚看见平王殿下从养心殿出来时,有些生气,皇上,您和平王殿下是不是发生了什么误会?有什么误会,可得说出来,别憋在心里。对皇上您和平王殿下都不好。”苏妃一脸担忧的说道。
“唉,他非要立他在民间娶的乡野女子为王妃。身份如此低微,如何能担得起平王妃之位。”
“想必是平王殿下及其喜爱那女子吧,不如让平王殿下,退而求其次,纳那女子为侧妃如何。”
“爱妃以为朕没有说过吗,平王非得立她为王妃,还说此生此世只有那乡野女子姜陶一个妻子。”皇帝气急败坏道。
“皇上,依臣妾所见,平王殿下许是因为一时新鲜,平时见惯了山珍海味,偶尔想吃一吃粗茶淡饭罢了,也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再者,那女子的父亲又是平王殿下的救命恩人,而且,这段时间一直都是那姜陶姑娘在照顾平王殿下,这日久生情,平王殿下看上了那姜陶姑娘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即便如此,也不能让平王娶了那乡野女子吧。”皇帝脸上有些怒气。
“皇上,您消消气,臣妾还没说完了,依皇上所说,那姜陶姑娘只是的粗鄙的乡野女子,想必这礼仪规矩是一概不知,咱们可以先来个缓兵之计。”
“先应着平王殿下的请求,再在这庆安城中,找一个知书达礼的大家闺秀,让平王殿下与她多接触接触,说不定,平王殿下看了知书达礼的大家闺秀,就会觉得那乡野女子处处不是,从而主动放弃了立那乡野女子为王妃呢。”
“爱妃此言有理,只是,要选谁呢?”
“皇上可以在宫中设宴,庆祝平王殿下平安回来,邀众百官及其家眷参宴,从中选出陛下认为最合适的那个人。”
“爱妃好主意。”
“须丰,传朕旨意,邀百官及其家眷于元宵节在宫中设宴庆祝平王殿下平安回来。”
“遵命,陛下。”
“那陛下您先忙吧,臣妾先告退了。”
“爱妃去吧。”
储秀宫内。
“母妃你为何要出此主意,何不让父皇答应平王的要求?”一个男子焦急的问道。
“你父皇有多宠信平王,你不知道吗?你父皇明显不希望平王殿下娶那乡野女子,我若还帮着平王殿下说话,势必会让皇上生气,继而冷落于我,倒不如顺着陛下,博一份恩宠,至于平王殿下上不上道,就不得而知了。”
“母亲思虑的是,孩儿受教了。”
“琛儿,你父皇子嗣凋零,大皇子、二皇子相继夭折之后,只剩下你和皇后所出的四皇子许安、杨妃所出的五皇子许湛,不过杨妃和她那病秧子儿子不足为虑,只有那皇后,是我们的绊脚石。”
“孩儿知道,孩儿不会让母妃失望的。”
……
许谈宋从养心殿出来后,便直接回王府了。
“王妃怎么样了?”许谈宋走进沁雅轩。
“回王爷的话,王妃已经醒了,这会儿正在屋里烤火。”
刚过完年,还是有些冷的。
“本王知道了,下去吧。”
第7章:初入王府。[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