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子冷静!”
“明日再来献草!”
陈平连忙站出来以方言吆喝.
他万万没想到,秦草之名能传至阳武县,这其实与河东水患有关。往年水患,必定会致大量的灾民四处逃窜,泗水郡同样是重中之重。可今年不同,就没多少灾民。
加上来往商贾透露消息,他们就懂了。
这都是草神的功劳!
听说河东郡丞蒯剑朝着槐树祭祀草神,仅仅只是献上把青草,就把秦草给盼来了。听说足足运了十万石粮食,解河东缺粮之困。
相传,祭祀草神能令亩产增加。
谣言是越传越离谱。
关键是总有些人信誓旦旦的赌咒发誓,自然让不少人都信以为真。隔三差五就能瞧见有人祭祀草神,用的就是稻田里的杂草,有巫祝还说这种杂草更管用。
听陈伯说完后,秦草傻眼了。
握……了……棵……草?!
这tm再传下去,他都不敢想。
“秦君其实不必在意。”
“我能不在意吗?万一这亩产没涨,那岂不是要倒霉了?”
“这只能说明他们心不诚。”
“???”
“年年都要祭拜社神,以保春耕。但总会有地方因为遭受天灾而减产的,但该祭祀还是要祭祀的。”
陈平理所当然的开口。
当然,实在不行那只能换个。毕竟像秦草这样便宜的神,打着灯笼都找不到,总比需杀羊宰猪祭祀的神要好的多。
一把青草不管用,那就再来一把!
把田里杂草都拔光,亩产想不增加都难。
高,实在是高!
秦草是哭笑不得。
而这时有位妇人走了出来,看到来这么多人也是面露诧异。妇人长得不算多好看,挽着发髻扎着木笄。粗布麻衣,皮肤略黑,一看就知道是经常下地干活务农的。小腹微微隆起,想来是怀有身孕。
“平,见过伯嫂。”
陈平连忙起身抬手。
这是他上回给陈伯找的老婆。
“小叔……”
妇人也是连忙回礼。
在看到秦草等人后,倒也没惊慌失措。
“良人去洗些果蔬,再将吾珍藏的黍酒取出。今日尽兴,就是饮酒也不碍事。再烹些平喜欢的荇菜羹,再煮些他爱吃的葱韭,搭配鱼醢(hai)。”
这话倒是不假。
陈平的爵位摆在这,天天喝酒都行。
至于所谓的醢,其实可以理解为肉酱。先秦有各种各样的酱,吃饭必不可少的就是酱。比方说獐肉酱,鹿肉酱,鱼肉酱……甚至还有黑暗美食蛙酱和蚁卵酱。想象下吃着吃着,吃出半只青蛙腿是何感觉?
秦草当初试过,差点没吓个半死。然后,秦牛就毫不介意的嘎吱嘎吱的大口咀嚼,再咽下去。
其实,这就是烹饪方式的不同。
这时期老百姓最常吃的就是水煮菜。
像煎和烤,基本都不会去做。毕竟老百姓吃不起肉,只能吃素。所以水煮菜是最常吃的,只需要往陶罐里撒点盐巴便可。
这种做法就会导致没啥味,所以各种肉酱应运而生。吃的时候把菜沾点肉酱,就是难得的珍馐美味。有些技术好的,甚至还能帮富人做醢,获取不菲的报酬。
陈平喜欢吃鱼,特别是鱼脍。
这些陈伯也都知道。
陈伯此次是特地准备了条大黑鱼,再亲自将鱼肉片下。搭配上芥酱,便是最常见的生鱼片。就他这手艺,要在小日子国里头,那绝对能封个鱼脍仙人!
“平,这鱼脍其实还是少吃些。”
“为何?”
他们此次人多,所以是分餐。
桌上菜肴美酒酱料摆放的都相当有规矩。
酱得靠近人,以避免餐食酱时,让酱汁溅到衣袖和脸上。骨头肉得放左侧,切好的纯肉得放右侧。饭食居左,羹汤居右……
总之,这规矩是无比繁杂,远比后世某些礼节要复杂的多。像秦草在武功县,就从来不管这些,在他看来吃饭吃的舒心就行,没必要搞得这么复杂。
而这,其实是陈伯最后的倔强。
他们乃陈氏妫姓,为陈国后人!
自然得遵守规矩,不能让外人看笑话。
就好似是孔乙己,就爱穿着长衫喝酒。
秦草夹起块鱼肉,无奈道:“你先前肠胃就不太好,所以这些生冷之物还是少吃的好。”
关键是生鱼肉很容易有寄生虫啊!
他记得三国时期就有个狠人,就喜欢吃鱼脍,然后吐虫三升!
“哈哈哈,偶尔吃吃不碍事。”陈伯则是满不在乎的挥手,“秦君如此,我倒是放心许多。仲弟能追随于秦君,乃是他的福分。”
就这三言两语,陈伯就知道秦草并非那种薄情寡义之人。难怪陈平非要追随秦草,他现在大概都明白了。
“秦君,这杯酒我敬你。”
“客气了。”
秦草也是举樽对饮。黍酒其实和后世的米酒有些类似,口感偏甜,度数也不高。不过他们既然是来做客的,面子自然是要给的。
就像这饭食秦草是真不爱吃,但还是每道菜都尝了尝。毕竟陈伯忙活半天,辛辛苦苦把菜做好,他要是一口都不吃那简直就是羞辱人。
反倒是秦牛和英布就不管这些。
&n
第191章 豪族张氏,故事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