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屋内气氛很尴尬。
这tnd算什么事?
秦草也是满脸懵。
他明明是来和人讲道理的。
道理讲完了,人没了……
“足下想来就是五大夫草吧?”
“是的,我草。”
“……”
“我说,我是草。”秦草越说越不对劲,而后尴尬道:“您老还是称字吧,这忒诡异了!”
“额,那这几位是?”
“在下苏隰,咸阳苏氏庶出,家翁苏文。”
扶苏旋即抬手。
安邑君若有所思的点头,“苏氏宗长苏立,便是汝宗父?说起来,老夫与其倒是有些交情。果然是相貌不俗,将来必成大器!”
“承蒙君上赞赏。”
君上这称呼,那是对封君之人的尊称。
像老早的时候诸侯还都是周天子的属国,那些个大夫臣子便会以君上称呼诸侯。后来诸侯僭(jian)越称王,甚至还大肆封君封侯。于是乎,就用以称呼封君之人。若是封侯的,则可以尊称为君侯。
当然,这是对皇亲国戚和有地位的。
比如说乌倮这样的,压根就担不起!
像什么张大人王大人这种称呼,在秦国就不可能会出现。这时期大人最多的是用以称呼父亲长辈,或是那些有极高地位的圣人。是谓:大人者,圣人不足以当之!
要是冲别人张嘴叫大人,怕不是能把人给整懵,寻思着啥时候多了个这么大的娃咧?
“在下阳武县陈平,为秦君舍人。”
“老夫在咸阳也听过你的名声。”安邑君笑呵呵道:“虽起于微末,却能把握住机会。献策草平仓,又亲自至河东赈灾,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秦草看了圈。
那我呢?!
安邑君吹了半天,把他跳过了?
他忙里忙外,就这么没了?
不过,秦草对安邑君印象还行。
俗话说人胖就喜庆,安邑君比张苍都还肥上圈。膀大腰圆脖子粗,看起来就很滑稽。关键是亲手把自个儿子给办了,他也依旧是乐呵呵的。
草……该不是笑面虎吧?
秦草心里顿时咯噔了下。
“这粮食,就全拿出来赈灾吧。”
“不过一两千石,也无所谓。”
安邑君并不知道具体囤了多少粮食。
毕竟,他很少会跑这来关心这些。
按他预估,大概也就这么多。
“禀君上,现有八千余石……”
“???”
听到这话,安邑君差点没昏过去。
我尼玛?!
公孙疾这兔崽子偷摸囤了这么多粮食?
难怪皇帝雷霆震怒,这小子疯了吗?
池盐买卖本就油水十足,他们这些年挣了不少。屯粮卖粮也很正常,适当性的整点就行。公孙疾一口气囤了八千石粮食,这是想造反吗?
严格来说,粮食同样是战略级物资。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广积粮,缓称王。
有些人衡量国家的军事能力,总是会选择性忽略掉后勤这块。但在古代,后勤这块可是相当的重要。就像昔日秦楚大战,王翦就是活生生把楚国给拖死。
没辙,秦国就是有钱!
秦国能耗,而你楚国耗得起几年?
囤这么多粮食,那是真的不怕死!
关键是……贵啊!
按市价来说,这价值二十四万钱!
相当于九卿级的六年工资!
现在好,全tm没了!
“要不,我以石二十的价钱收了?”
安邑君都来了,那肯定得给面子。
公孙疾都凉了,没必要得理不饶人。
“不……不必了!”
安邑君板着脸摆手,“区区八千石粟米而已,老夫还不放在心里头。”
他看似潇洒,实际上心里都在滴血。
皇帝亲自下令,他还敢收这钱?
“行吧,那就不给了。”
“……”
秦草答应的竟如此爽快?!
“安邑君大义灭亲,草着实佩服。以金玉钱粮相赠,反倒是污了安邑君的名声。这样,待回内史后就送些乡野山荼于安邑君,还望君上万万不要推辞。”
“额……”
安邑君顿时就愣住了。
他久居咸阳,自然听过武功山荼之名。
皇帝相当喜欢,还赏给他半斤。
他其实不觉得有多好喝,但这玩意儿是真的贵。哪怕降过好几次价钱,也需百钱一两,就算是三公九卿都没几个喝得起。
“咳咳咳,如此甚好!”
安邑君也是笑着点头收下。
瞅瞅,别人家孩子多懂事?
他的子嗣能有秦草一半懂事孝顺,他做梦都能笑醒。
别看他在咸阳,秦草的很多事他都听过。来往商贾都是人人夸赞,说秦草是当地闻名的大孝子。哪怕其翁从未照顾过他,秦草依旧是相当孝顺。
这样好的孩子,上哪去找?
……
这场风波过后。
大把大把的米商全跑来了。
他们也都傻了,没想到会这么狠!
就因为不肯降价卖米,就把公孙疾给开除宗籍,而且还将他充为城旦。
皇帝这太狠了!
明摆着是杀猴给鸡看啊!
这不,他们上赶着过来。
一辆辆牛车运至安邑县。
秦草还说要给钱来着,毕竟不能让他们亏得太狠。可结果这票人把
第187章 秦君,你可不能不认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