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屁股下还烧着一炷香,蹲的他浑身疼。
“不要命了?”
秦草没有半分玩笑的意思。
他前世在村里头长大,总是有三俩小伙伴拉着他大夏天跑河里头游泳。那时他比李鹄二人还要狂,觉得自己游泳技术了得,一玩就是一下午。玩累了就直接躺着打水漂,不要太潇洒。
后来,有个小伙伴脚抽筋溺水而死。当时秦草想去救,但那股力量根本就拉不回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对方沉入河底。等大人赶来,也彻底没气了。
那天,整个村里都能听到其父母的哭声。
后来他遇到有人溺水,所以才会义无反顾的跳河里救人。结果就被湍急的河水冲到秦国来了……
秦草懒得与他们争论。
这几日大雨,徭役的时间都耽搁了。他这乡啬夫得挑选合适的人,再安排亭长带人去骊山服役。
当然,失期法皆斩是没有的。
秦律明明白白写的很清楚,若因为暴雨而耽误了日期,则是不做任何处罚。毕竟暴雨可是属于不可抗力因素啊,怎么好意思惩处呢?
秦朝套路深啊!
因为徭役这事,甚至还有人偷摸给他送礼的。秦人凡成丁者,每年都需无条件为秦国服役一个月。像现在已过了春耕时节,服役还算舒服。要是大夏天或者大冬天的去服役,那简直是活受罪!
先前长宁乡就有位中年人,因为身体本就不好,夏天服役时染了热疾而死。寻常黔首不想去服役,可以选择给钱,再找人代替服役。像秦草先前就是这么干的,不过起码要千余钱,能买近四十石粟米!
……
吃饱喝足,秦草坐在槐树下歇息。
现在,总算是雨过天晴了。
“小苏,算的如何了?”
扶苏捧着账簿,缓缓开口道:“府库内的粟米红薯等干粮,约莫有两千来石。若是秦君要买的话,周遭县肯定是有的。只要买的足够多,就是运至长宁乡也不成问题。”
“行,我晓得了。”
秦草左手托腮,看着远处天空。
“吾翁前几日冒雨去了咸阳,结果因为暴雨的缘故,估计短时间是回不来了。”
“是的……”
扶苏略显心虚。
皇帝为何要回咸阳?
因为此次暴雨必有灾情!
此时正值春耕时节,粮食被淹减产都算好的,毕竟还有粮食。可有的地方极可能会生洪涝,那可就麻烦了……
所以,皇帝肯定要回去亲自坐镇。
“其实,我有个事挺好奇的。”
“何事?”
“像咸阳城遭此大雨,不会导致积水吗?”
“积水?”扶苏顿时蹙眉,当即恍然大悟道:“此事秦君多虑了。咸阳城下有陶土制成的管道,层层连接,可疏通积水。”
“下水道?!”
“下……水……道?”
扶苏对此是不明所以。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秦君屯粮所为何时?难不成,又想借洪涝再发横财?”
“我会干这种缺德事?!”
“不……不好说……”
“草!”
秦草虽然贪财,但他贪的有操守!
像这种国难财,千万别去碰。
秦国商贾地位本来就低,要是还敢发这种国难财,绝对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像当初他们家富裕了,总会力所能及的去帮别人一把。
除开报恩外,也是想留个好名声。要被扣个为富不仁的帽子,基本也就凉透了。如果要抓典型,这种奸商就是首当其冲!
“那秦君是为了什么?”
“我想想该怎么说。”秦草望着槐树,缓缓道:“当初我自蓟城迁至武功县,沿路饿死了很多人。沿路也遇到很多人,有的见我们可怜,就给口稀粥喝。吾媪也多次告诫我,自身有能力时能帮则帮,也算是报恩还债。”
“我这几日也都在想,如果吾媪尚且在世,必定会力所能及的救济灾民。这次的雨太大了……看着吧,用不了多久必会有灾民逃至关中。人没了活路,会想尽一切法子。”
“秦君真乃义士,还请受隰一拜!”
扶苏当即站起身来,恭敬作揖。
一滴豆大的雨珠落下。
人皆无言。
……
……
咸阳城。
一匹匹快马锐骑自四面八方而来。
同时,将消息悉数呈上。
五天五夜的暴雨,令无数人揪心。
即便是关中,同样受到了影响。
“河东决堤,安邑平阳左邑……九县受灾,万户黔首流离,左邑县县令遭大水卷走而死,损失惨重!”
砰!
秦始皇望着呈上来的消息,脸色铁青。
河东郡,真的出事了!
【两更送上~去年七月份的大水令小草是印象深刻,也是倍为感慨。】
第176章 无根浮萍,天灾无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