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我得罪皇上了。”王煊看着王母端茶过来,开门见山的说道。
王母手一抖,茶洒了出来。
她迅速稳住了,但是细微的颤抖,王煊还是能看出来。
王煊必须告诉王母。
不然他怕他死了,王母一下子无法接受。
王母把茶递给了王煊。
“煊儿,娘知道,你从小跟其他孩子就不一样,你有你自己的抱负。”她拉着王煊的手,坐在王煊的身边。
“你要有什么事情,想去做,那就去做,娘永远支持你。”
王煊被贬官这件事,早就传到了王母这里。
其他人都说,王煊迟早被皇帝砍了脑袋。
她急的整宿整宿的哭。
直到现在,将近晌午了,眼睛还是红红的。
王煊又怎么看不出。
他沉默了一会儿,半天,才重新抬头。
“阿娘,我要是死了呢?”
王母身体一抖,肩膀都颤抖了起来,捏着他的手,力气重的王煊这个大男人都生疼。
不过,王母还是尽量控制好了自己的情绪。
“阿娘相信煊儿,煊儿若觉得死得其所,那阿娘……”王母话没有说完,已经泪流满面了。
从小到大,王母一直在支持王煊。
可是,这一次,她好像做不到了。
她咬紧牙关,实在是绷不住了,一把搂过王煊。
“煊儿,我们不做官了,不做官了,好不好,娘不要富贵,不要银子,过两年年纪大了,娘给你找个好人家的闺女儿,成亲了好好过日子好不好,不做官了。”王母哭成了泪人。
她小心翼翼的抱着王煊,生怕惊扰着他。
她知道,这是王煊的所愿。
但是谁忍心,看着自己孩子去送死呢。
都说这官场凶险,王煊还没进入官场,就快被砍了头。
王煊去拯救黎民百姓,那谁来拯救她的儿子呢?
王煊沉默着,把王母抱进自己怀里。
直到她哭累了,哭的睡着了,王煊才把她放回床上。
这昨晚没有回来,就是害怕这个情况。
他怕他心软了,就回不去了。
大乾有制度,一旦考上状元,就会对母亲进行封赏。
这些封赏,足够王母和小小一辈子衣食无忧了。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他也没什么能做的了。
王煊换了身衣裳,牵上马,再次进京。
他现在已经是翰林院庶常了。
虽然上不了早朝,但得去庶常馆学习。
庶常不算官,只能算待选官。
需要在庶常馆学满三年,三年期满时考试,分配官职,就叫散馆。
散馆考试优秀者留馆,即留翰林院为翰林官。
一是授编修,正七品。
再是授检讨,从七品。
殿试的时候凡是二甲的,授编修。
唐程就是二甲,他不用留庶常馆学习,可以直接为官。
至于三鼎甲,原则上固定授职。
状元授修撰,从六品。
榜眼、探花授编修。
李遥星是榜眼,直接任职编修,不需要入馆学习。
也就是说,现在庶常馆,都是王煊不熟悉的人。
他刚走进庶常馆,众人就把目光投向了他。
昨天的事情,他们已经听说了。
王煊硬刚皇帝,要不是太师拦着,已经被砍了。
“没想到这考上了状元,最后还跟我们这些进士坐在了一起。”坐在人群中
第6章 王君子是为了天下苍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