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是陪絮儿散心,当然也是为了替她自己求个姻缘。
絮儿看看左手边眉眼淡然的黛玉,又看看右手边神色苦恼的星舟,不禁想笑。
三姐妹是同龄,眼看着连最小的星舟也及笄了,却都没半点好消息。虽说也不是那样着急,不过看起来她们姐妹三人于婚事一道上,还是“苦难三姐妹”呀!
黛玉就不说了,她的决心,连林姑父都劝不动,听说林姑父已经妥协,正多方打探合适的人选,奈何能瞧得上眼的实在是……太少;她自己呢,才被截胡就不细说了;至于星舟表妹,也是个运气不好的姑娘。
按说孟家家世不差,也是世家大族,二舅舅虽然不曾当官,但却是孟家嫡系,孟家传承何止数百年,这可不是贾家这种半道而起的新贵,光那座世传牌坊立在此处,也已经是清流世家,底蕴十足。
不夸张的说,若不是絮儿的亲爹如今做了三品大员,搁京城未嫁的姐儿里头排排名次,絮儿是定然比不上这位表妹的。
要不是说当年她母亲能轻易和还是鼎盛时期的宁国公府嫡支子弟定娃娃亲呢!
总之,这么好家世的姑娘,搁新吴本地寻不上合适的也就算了,毕竟是小地方,效仿姑姑去京城寻,也并不顺利。
絮儿还问过母亲缘故,孟氏只摇头:“孟家虽然底蕴悠长,但在京城里也没有多少亲戚,如今哪家结亲不需要知根知底的?你当你二舅母来咱家是为甚,全是因为在京城里也只有咱家相熟,素日出门,也能替舟姐儿多说两句话。”
絮儿点头。
好吧,这年头,酒香也怕巷子深。好姑娘也都要靠熟人介绍——
怪不得介绍来介绍去,除了表哥还是表哥!
……
于是乎,“待嫁三人组”加上个惜春还有大嫂嫂和领着她们出门的孟氏,一齐出发去南山寺里烧香求签。
南山寺是京城周围香火最鼎盛的地儿了,来往的达官贵人众多,又因为路途还遥远些,女眷上香的规矩是不好在寺庙里过夜的,若要一日来回,需得早早起来,算来她们还真没去过。
几个小姑娘甚少能出趟远门,也还是高兴的,便也一路玩笑的到了南山寺。
寺庙里果然香火鼎盛,光是各色气派的车马,也是停了好些。
还好孟氏早好几日便遣人预定了今日烧香的行程,庙里也有替她们留的净房,可以在拜完后稍作歇息,吃一顿素宴后再下山。
寺庙不论大小、不论香火多少,总也弥漫着一股檀香味儿,絮儿虽不是信佛之人,但也规规矩矩的跟着孟氏身后,磕了三个头。
等跨出大雄宝殿的殿门,便有小沙弥领着絮儿去偏殿,在观音殿里,恭恭敬敬的求签。
她跪在面目慈善的观世音像前,心中思索着自己对将来姻缘的考量,谁知还不等她仔细考虑,手里的签筒才拿起,便掉下一支签来。
絮儿伸手看去,纤长精致的竹签上,却只写了一句话:
「柳暗花明处,河海不择细流。」
却是个中上吉的签。
216章 横生变故絮儿巧辞,天定缘分黛玉娇斥(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