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比元春在闺中还尊贵些,怎能认一个商户人家做干爹干妈?
惜春这会儿却不大高兴,只听出了一点话头:“宝姐姐好没意思,谁规定了认干亲一定得是高门大户了?这些年我在金陵住着,若不是干爹干娘一家子,我还不知如何,早不在此处了,不为旁的,这辈子我都只认干爹干娘!只可恨我不是干娘的亲生女儿。”
宝钗心下诧异,她一辈子都受着家中乃是商户人家的短处,即便是自小锦衣玉食的养着,可也只是表面风光,内里连选秀都够不上格,她也曾深以为耻;结果到了惜春这儿,人却瞧不上什么三品将军的胞妹、国公府的嫡亲大姐儿的身份地位,上赶着要认商户为干亲。
只叫她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惜春还在絮絮叨叨的说着干娘一家子的好处,只有黛玉窥探出宝钗的几分意思来,笑着握住了她的手,只道:“宝姐姐何必挂怀?真英雄不问出处,其中种种,孰好孰坏皆未可知,怎能为着一丁点的出身,就妄自菲薄起来?这可不大像宝姐姐。”
宝钗暗中反复咀嚼这三句话,末了才道:“妹妹为我着想,我是知道的,只是怪不好意思的,妹妹比我小三岁,竟要比我更懂事些。回回都叫妹妹劝我。”
林黛玉只笑道:“旁的我不知道,歪理我是有一大堆!”
其实黛玉这些年教养上佳,因着各处都有人提点,她也把那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学了个七七八八,思想也更为成熟些,自然能劝的了这位心思深重的宝姐姐的。
宝钗心下有了些不一样的想法,有些失魂落魄,便说要回去。
二姐妹也不多留她,也就告辞。
……
等宝钗回到了院子里,见薛姨妈也正为着布置她的屋子操心,便冷道:“妈操这个心作甚?不如叫人整理整理咱们自己的宅子,好跟人一样,早些搬出去才是!”
薛姨妈惊了一回,见她脸色不大好,只冲着莺儿道:“你们姑娘怎么了?”
还不等莺儿回答,宝钗便道:“不干她的事。妈只听听我的话罢!咱家难不成还真要在贾府一棵树上吊死了不成?”
又道:“这回娘娘省亲也省过了,你瞧她可曾正眼看我们家一回没有?姨妈却还说娘娘到时候会有旨意下来,给足体面,这回呢?半点响动都没有!我算是看得透了,单给咱家画饼,半句真话都无!”
薛宝钗这些日子可没为着这事儿少发火。
元春没有表示,王夫人更不曾表态,每回去了,银子填了,笑脸迎了,音信却全无。
宝钗比黛玉都大些,过了年便是生日,如今算来已经十七,如何叫人不着急?
偏生贾母前两日还在开玩笑,只说外头有好些人要给宝玉做媒,被他一一回绝,只说宝玉算了命,合该晚些成亲,要到了十九才得完婚。
可宝钗不是哥儿,哥儿晚两年还有说法,她真要等到宝玉十九,她可就二十一了!
传出去还不是笑掉大牙来?
她这会儿才算是真正的灭了心里头那点微妙的想头——
信得了贾府能好好表态待她家,那真是母猪都能上了树!
思及此处,宝钗只赌气道:“倒不如我上一回说的西宁郡王府里……虽说只是个妾,那也是有品的妾!妈可派人打听过没有?”
薛姨妈忙忙道:“打听了打听了,是有这么一回事……西宁郡王郑家,王爷今年整三十,同王妃成亲十数年,掉了可不止两个孩子……今年听说王妃身子骨不大行,这才着急着要寻了一位能干的妾室……”
“宝儿,你真要去寻了那桩婚事,不再考虑你姨妈……”薛姨妈试探着问了两句。
“妈!我意已决,竟不必再劝我了。”薛宝钗目光灼灼,倒是心下已定。
一时姑娘们虽都入住了大观园,看着嬉笑玩乐,却也各自心怀心事,并不十分无忧无虑。
……
却说这一日,早春二月,黛玉正在稻香村外头的杏树林子里闲逛,只往外走了几步,却转入了一个地方,见了一位故人。
当即便给絮儿写了一张小信,只说自己遇见了旧人。
167章 挑新院惜春惹风波,灭旧念宝钗寻出路(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