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是皇帝重用之人,如今他正是中流砥柱的年纪,皇帝怎好少了这一位能干的纯臣?
更因为当年查私盐河运走私这等子见不得人的脏事有功,在扬州府上尽心竭力,还为此遭受过对立党派数次刺杀,险象环生,其在扬州的履历可谓是可歌可泣。
其实这么些年,贾絮儿虽不知道原委,但从爹爹和林姑父的只言片语里,还是揣摩出些蛛丝马迹来。
比如当年贾敏虽然身子弱,可也不至于这般早逝,其中背后可探究之事,只叫人背脊发凉;更知道林如海也曾受过重伤,痛定思痛之下才把黛玉接回身边抚养。
这些年新皇执政,大权收拢,旧党式微,那些暗中猖狂的事都少了七分。
因着这些,沈老尚书当年被小人陷害的事情也一一水落,十分感念林如海在江南一带的布政端方廉明,便举荐林如海入阁。
反正因着这些见不得光的功劳,皇帝对林如海的还是十分厚爱的。
如今这般从幕后转回明面上,只怕是能再得个爵位来。
可惜林家五代单传,如今到黛玉这一辈,给了爵位也是无用。
故此,贾放猜测,林如海入京述职,翻过年去,便可以封个大学士之类的官。
多年好友终于等到这一日,贾放实在是为他高兴的。
至于林黛玉……
作为如海兄的独女,怎可能不跟着去?
……
贾絮儿此刻还是很高兴,不仅是为着林姑父的前程明朗,更是为了她林姐姐脱离了身世飘零……
若她猜的不错,算算时日,原本按照既定的命运,今年的冬日,便是林如海病逝的日子,也正是黛玉二进荣国府,开启她孤苦伶仃、寄人篱下的日子。
这两相比对,絮儿便是觉得真是一个词:苦尽甘来。
“林姐姐去京城也好,也不知咱家何时能回去?我也是一二年未见姐姐了。”
絮儿叹气。
贾放看在眼里,也想起先头那些糟心事,知道女儿这会儿心里正不大自在,便笑道:“絮儿这是想家了……”
絮儿点头:“也不是想家……到底广东府不是咱家的根基。”
孟氏瞧在眼里,便瞪了一眼贾放:“林大人都晓得为玉姐儿计较打算一番的,你倒好,半点也不关心闺女——难不成,你还真想着要叫个皇子当你的乘龙快婿?”
贾放摸摸鼻子,心虚道:“我倒是敢想……”见孟氏要发作,便继续道:“但咱也不受这个气!”
旋即又道:“其实我已经和如海兄通过气了,他要回京述职,必定要面圣,如海兄答应替我描述二句,能调离了回乡才是最好的。”
见贾放的确把调任这事儿放在心上,孟氏这才作罢。
只是又想了一会儿旁的事,又唠叨起来:“我原说了,叫?哥儿别去军营来着……若是你调任,岂不是又叫?哥儿独自一人背井离乡?”
“哎,我就这么几个孩子,一个个的,却总也凑不齐来。方才?哥儿还回来呢,我看他行色匆匆,也不敢多问。”孟氏埋怨。
贾放这才反应过来,他方才回家时看见的背影还真是二儿子,便骂了一句:“这臭小子……也不知道打声招呼。”
絮儿听着有趣,便笑道:“哥哥看样子是真的有事,才来不及跟您报备呢。爹爹您瞧哥哥,只怕还是很得用的。”
贾放点头:“他倒有出息,自己闯荡。”
只有孟氏冷哼一声,别过头去,暗自叹气。
还是絮儿最会安慰她母亲:“阿娘,你也别多心,二哥哥是男孩子,也不能拘在您身边不叫他干事吧?至于我的事儿……八字还没一撇呢!我若不乐意,老夫人总不能逼着我去当什么劳什子侧妃!”<
第93章 谣言起絮儿拒当妾,为子计贾放思回京(3)[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