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宫见见。”皇后娘娘并不理会元春的眉飞色舞,也只吩咐了一二,便继续挑人。
贾元春哪里还坐得住?
只差立马就递了信去府里,好叫父母早些替宝玉定下亲事来。
皇后娘娘见她十分不定心,便也不难为她,自放她出去。
只是待贾元春走了不一会儿,才有些嘲讽之意:“咱们这个贾嫔……真是见了什么都要往上爬一爬。”
皇后身边伺候的宫女自然知道娘娘的意思,便也笑道:“娘娘莫气,贾嫔这般藏不住事,那才好呢!”
皇后微微点头,却只道:“她素来是个没脑子的,凡是也不瞧瞧配不配。安平乡君既是皇上亲封,便是个皇子也配得,哪里轮得到她家。”
“可不是嘛,奴婢晨起就听说了,良妃娘娘那早就派了人去打探林家消息,只怕很是中意这个儿媳。”
“让她去。”皇后娘娘不甚在意,“且看皇上答不答应就是了。”
“倒是贾嫔那……皇帝这两个月半数时日宿在她那,怎得半点动静也没有?”
“既然没动静,本宫要她有何用!”
“娘娘息怒……”那宫女小意劝阻,只贴着皇后的耳边,不知耳语了什么。
……
不说皇后宫里如何,元春回了宫里,急急便写了信,要叫小太监送出宫去。
还顺带捎赏了两份一样的东西,指明了要给宝玉和黛玉二人。
荣国府上还唬了一跳,平日里宫中太监是不常来的,便是来,也只是讨要银钱。
今日见急匆匆来,贾琏还以为又是讨要银钱的,正发愁去哪里弄上一笔,好添补上这个亏空,却听到是贾嫔娘娘赏下东西来了。
不由欣喜,遂好好招待了一番那姓叶的小太监,端了好茶好点心不说,还亲自陪了半日。
贾母一众也都接了元春的信,只是看了半日,便脸色铁青。
王熙凤不认几个大字,但见贾母面色不好,便十分乖觉,竟不敢提半句。
只有邢夫人这个尴尬人,浑然不觉,还欣喜的恭贺:“老祖宗,这真是天大的好事!侄女儿封赏了乡君!这可是皇帝亲赏,天底下哪里还有比这个更尊贵的了!”
贾母被大儿媳一激,气不打一处来,好歹忍住了:“我倒是欢喜有这么个好外孙女儿,只怕有人不欢喜!”
王夫人也十分尴尬,她好不容易打发走了林黛玉,谁知这才回去了几日,竟得了这么大一个封赏。
这会儿她正悔的肠青,却只有苦不能言,只能憋出个笑容来:“既然是侄女儿的好事,我们该打发人送份大礼来,也顺带问问侄女儿甚么时候再回来?她住的屋子,一直给她备着呢。”
“我早说了叫你替宝玉考量一二,偏生不听,这下好了,我的玉儿都走了几时了!你且反悔都来不及!”贾母十分懊恼,懊恼自己当日一时心软放走了黛玉。
早知黛玉还有这场造化,她舍下这张老脸,亲自去趟江南,也该把两个玉儿的婚事定下来!
“我说你甚么好……真真是没远见的!”贾母未免十分痛心,失了这桩婚事,宝玉又去哪里寻这么好的来?
“我苦命的玉儿……”
贾母一连声的唱作,也不知到底心疼的是宝玉,还是黛玉?
第62章 喜获封绛珠得乡君,悔亲事贾母再提亲(1)[2/2页]